最近,又一个慈善博主翻车了。
他叫“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自称是“全网最穷正能量主播”,在主页简介中也写道:“受人恩惠不忘恩,施人恩惠不图报”。
他的首页,发布了多条展示四川大凉山农村老人和孩子简陋生活环境的视频,几岁的孩子都需要到山上去干活,活得跟个大人一样。
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很多网友也自发点赞、关注,支持“云南波波”。
结果,大家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云南波波”给钱让村民配合摆拍,精心策划、自导自演的一场“伪慈善”骗局。
你关注的正能量主播
也许只是披着伪善羊皮的「恶狼」
“云南波波”的视频中,他去了一户特别贫困的人家,堆积满杂物的破旧小屋里,只有一个奶奶和两个孙子。
“云南波波”出资3000元“资助”老人,嘱咐她拿去改善生活,给两个孩子上学用,仅这一条视频就收获了十几万点赞。
看到视频的一些网友,问“云南波波”要孩子们的详细地址,想要给他们寄一些衣服过去,但这些网友的评论,他一条也没回复过。
唯有视频评论下置顶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赢得了网友们的赞赏。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起事件很快就出现了反转。当记者亲自到凉山州西昌市马鞍山乡马鞍村,采访“被帮助”的当事人,背后的剧本、造假的视频一一被揭穿。
老人黑木婆婆表示,“云南波波”多次到访她的家,也送过一些衣服、橘子等物品。拍摄视频时,的确给了她3000元现金,但在拍完视频后,收回了2800元,实际收到的只是200元。
不仅如此,“云南波波”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找她借了500元,用来拍视频。当时,她借给他400元,拍完视频又还了回来。
“云南波波”的一段视频中,一对姐弟住在一所破败的土房子里,“云南波波”两个孩子每天上山背柴,平时只能吃土豆。而且姐姐因为没有户口,虽然成绩很好,但只能在家中放羊。
然而,这一切也是假的。姐弟两人目前正在学校就读,并没有出现过辍学的情况,村民也说没听说过有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老师也证实两人都有对应身份证号和学籍证明。
姐姐告诉记者,视频其实是“一位叔叔”让她摆拍的,拍视频就能够得到衣服和钱。姐姐想着家里条件不好,这样能减轻奶奶的负担就答应了。
视频里的衣服是现场换的,弟弟在视频里假哭,说只有土豆吃的那些台词都是事先写好,然后让姐弟俩熬夜背下来的。
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云南波波”一开始给了姐弟俩500元,视频拍摄结束后又收回了300元。
“云南波波”也最终自食恶果,他本人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短视频账号也被封禁。
用大众的“善良”变现
耽误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2022年中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报告》显示:2021年度我国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筹集善款逾1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2%,有超100亿人次参与。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公益人,把一部分人或某一时期的公益活动引领至全民参与的公益日常,从从前的个人公益到如今的社会生态共建,更多困难人群通过互联网得到帮助。
这本该是好事,可不知何时起,一部分人把公益当做生意,“云南波波”的摆拍式公益,成了「流量密码」和「财富密码」。
每个人的善良其实都是天生的,是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对全世界温柔的心情。
因为这是本性,所以我们见不得别人受苦,总想能帮就帮,但最后的事实往往令人寒心:它们只是一场场骗局。
当我们走进大学,总有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领不到贫困生补助;而穿着AJ,拿着苹果手机的同学却开始在评选上比惨,贫困生补助一到手,就又换了新的手机电脑。
我们步入社会,总有人即使家人生了大病,变卖一切,身兼数职,即使最后因病负债,也没有众筹,又或是弹尽粮绝,最后忍痛放弃;而还有人像「罗一笑事件」中的父亲罗尔,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就收到了270万元的打赏。
声称5岁女儿罗一笑白血病治疗费"平均每天上万"的罗尔,在广东有三套房子、两辆车,核实医疗费发现:三次住院总共费用20.42万元,其中16.8万元为医保支付,自费部分仅3.6万元。
当一个人发起众筹后,他筹到的,不止是金钱,更是大众的爱心和信任。
给他捐款的那一些人,很可能自己在辛苦搬砖,连个房子、车子都没有。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想想有时候很可悲,我们光着脚的却要给穿鞋的送一些物资。」
这种的「狼来了」的故事,不断地消费大家的爱心,不仅自己会受到惩罚,更严重的是会耽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此类"反转",很多人早已见怪不见之余,面对陌生人的求助,他们开始警惕:
不再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转发和号召捐款的消息;
不再转发寻找丢失儿童的事;
不再转发"转给需要助听器的儿童";
不再转发“接力转发!多转一次就多一分希望”的鸡汤……
骗捐、诈捐乱象频出,讽刺的是,这些“求助者”还往往获得一大笔善款,而无助者孤立无援,贫困者深陷泥潭,在贫困和孤独中去世。
2021年初,默默无闻的游戏B站UP主“墨茶”去世,留下了意难平的回响。父母弃养、身患重病、按片买药,这个饱受生活苦楚的年轻人最后饿死在出租屋里。
“墨茶”的悲惨过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各个平台,出现了社会救援帖子,还有企业成立了「墨茶希望计划」,试图帮助像“墨茶”这样的困境少年。
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肯定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墨茶”,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年的南京"彭宇案",正是一个“扶老人”的“墓碑式判决”,导致全社会“扶老色变”,即使有人看见老人摔倒也不敢扶、眼睁睁看着他死去的悲剧。
而不断出现的骗捐、诈捐事件也要成为一个“墓碑式慈善”吗?一如《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里所写的那样:
“善良偶受伤害,也许只是阵痛,但倘若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容不得善良施行,世界就会冷得一片荒凉。”
公益不是「流量牧场」,别做消耗大家的善良的「恶狼」,断送了“墨茶”们被拯救的可能。
真公益不该被假慈善掩盖
让所有假慈善无处遁形为真公益让路
如何让更多人不对公益产生「狼来了」的心理,不让真公益被假慈善埋没?
无疑是完善慈善法,从立法层面严格规范这个问题。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郑功成,参与了慈善法修订草案的起草和审议。
他表示,修订中的慈善法拟将网络慈善平台进行分类,区分不同平台的功能和责任,完善对网络慈善的规制,“在监管方面要有一些更精准的措施”。慈善法修订将回应慈善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拟将网络个人求助纳入其中,规范网络个人求助行为,填补该领域的法制空白。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假慈善”的违法成本,加强平台监管责任。社会各界也要多管齐下,合力围歼,让“假慈善”失去生存的土壤,让每一份善意被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回归公益的初心,共建互联网公益生态,让假慈善为真公益让路。
文章转载于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news/show.php?itemid=9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