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社交平台爆料称,其本人在近期坐高铁期间,月经提前的特殊情况下,却在高铁上未能买到卫生巾。无奈求助乘务员,用借用的方式才避免尴尬。该网友将事件公开分享后,网络上关于“高铁是否应该售卖卫生巾”的话题,瞬间冲至热搜榜单,并引发广大网友集体热议。
该女乘客的爆料中,称其向高铁乘务员借用期间,乘务员坦诚承认,自己工作的场所在高铁上,很多乘坐的女性乘客,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她们已经对这样的窘境司空见惯。而对于为何高铁不售卖卫生巾的原因,铁路给出的回应为:卫生巾属乘客私人用品,高铁无法做到正常售卖。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乘客出现生理周期紊乱,或者急于出门忘记携带东西的情况,实属正常发生现象。而上车后的多数乘客,购物明显缺乏多选性。尤其如该女性乘客这般,在特殊生理情况下,却无法找到有效的解救方式,其当时心情可想而知。且乘务员也深知其中苦恼,甚至爆料此类情况常有发生。那么在高铁的购物车上,出于人性关怀,放置小小的一包卫生巾,显得尤为必要。
高铁购物车上,除基本的零食饮水外,似乎很难看到相关其他生活用品。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少网友表示好奇。为何作为女性生活必需用品的卫生巾,却并未出现在购物车上,甚至在多次发生尴尬事件后,仍不见及时听取乘客建议,将该用品增添加置?其实,这与高铁的运营不无关系。讲求利润成本的高铁,出行用品成为其主要品类。而相较于饮食相关物品,购买卫生巾的人群显然属于小众。
不少女网友通过此事,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认为女性生理期突然造访,绝对不可能用忍一忍来解决。作为国内主要交通工具的高铁,为何不能学习其他公共场所,对于女性多谢体贴及细节呵护?地铁站内的爱心箱也好,高校内的互助盒也罢。甚至商场女卫生间内,张贴地帮忙号码等等,都是值得推广的进步行为。当女性月经话题,不再难以启齿的当代,高铁的购物品类增加势在必行。
作为服务行业的高铁,其宗旨为服务大众。能出现“高铁模型”的购物车内,难道容不下一包,解决女性生理需求的卫生巾?这样的回答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此次女乘客选择向乘务员借用,下一次再有其他女性遇到此类情况,应该向谁去借用?乘务员有义务或者有责任,常年服务月经期的尴尬人群?这样的解决方式,明显有些治标不治本。车厢角落、洗手间一侧,放置爱心盒子能占多大空间?“借”永远不是解决办法,倘若不借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看似一张小小的卫生巾,却不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既然当初不计成本,设置母婴室及残障设施,那为何几张卫生巾,却始终未有容身之处?高高在上的思维千万要不得,多听取乘客的呼声,才是最应该做的。我们缺少的不是一两张卫生巾,而是在卫生巾事件背后,缺少的群体关怀。
娱乐八卦每日吐槽,关注葫芦哥不迷路。
#女子称高铁上来例假买不到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