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话术》042
林黛玉自大舅舅处归来,前往拜见二舅舅。先是踏入荣禧堂,却未遇其人,扑了个空。而后转至王夫人日常起居的耳房,亦是不见人影。直至有丫头前来传信,方被引领至东廊三间小正房之中,终得与王夫人相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c1ef9e341371e0781a807a446ea777.jpg)
林黛玉抬眸打量,见王夫人端坐于西边下首,便坚决不肯就坐于东边上首之位,只因她知晓,那乃是贾政平日里的座位。
王夫人之相让,尽显客气之意。林黛玉出身名门,父母皆非等闲之辈,虽年纪尚幼,却深谙礼仪之道,于此情此景中,便充分展现了出来。她眼见地下挨炕一溜排开三张椅子,心知那是晚辈应坐之处,于是便轻轻落座于椅上。
王夫人怎肯让外甥女坐在地下,故而再三恳请她上炕就坐,林黛玉推辞不过,方才上去挨着王夫人坐下。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此处需格外留意,王夫人让林黛玉东坐,此乃待客之礼,万不可曲解为故意使其僭越礼数,欲令其难堪。林黛玉不坐,恰似此前拒绝邢夫人留饭一般,皆是恪守礼仪之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e703b424e9194a8308c85f04a0b3c7.jpg)
当今之人,已很难想象古人的礼仪规范。即便是如林黛玉这般有着至亲血缘的外孙女,身处外祖母家中,亦要处处知礼守礼。舅母的“让”,是出于客气与尊重,断不能坦然接受、全然遵从,必须坚守在“礼”的框架之内行事,方能确保礼数无差。
王夫人就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偶一玩笑,都要懂得互相谦让。但我最不放心的却有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道了。你以后只不要采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引程甲本第三回)
果然,贾政亦未与林黛玉相见。此次王夫人并未像邢夫人那般前去请贾政,而是传述贾政之言,内容大致有两点:其一,三春性格纯良,往后可和睦相处;其二,贾宝玉乃是混世魔王,不要去理会他。
以上这些话语,实则皆是王夫人代贾政所言,并非王夫人自己对林黛玉的叮嘱。此处需留意的是,贾政并未如贾赦那般殷切叮嘱,由此凸显出其性格沉稳持重、威严庄重,在儿女晚辈面前不苟言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a633878f9424d0ac28703f3275acb9.jpg)
林黛玉入贾府后,随外祖母生活,实际由二舅舅贾政夫妇照料,倒也无需过多叮嘱。毕竟,付诸行动远比言语嘱咐更为重要。况且此前王熙凤已告知林黛玉,若有不如意之事,便找她帮忙,故而也无需再特意叮嘱。
然而,正因如此,便透露出王夫人所传贾政的话语,极有可能是她自己的意思,并非贾政亲口所言。她提醒林黛玉留意贾宝玉,亦是为了给外甥女提前打个“预防针”,以免外甥女初来乍到,再受惊吓。
事实上,王夫人的叮嘱并非毫无根据。不久之后,宝黛初次相见,林黛玉果然被贾宝玉“吓”哭了,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bf7a8b92cd86ae3920f3e26eeef8f3.jpg)
林黛玉在家时,便多次听母亲提及有个表兄名叫贾宝玉,此人不但“衔玉而生”,且性情顽劣异常,平日里不喜读书,唯独喜爱在内帏之中与姐妹们相处。加之外祖母对其溺爱有加,家中无人敢加以管束。如今听闻王夫人亦是这般交代,便笑着询问,所指是否就是那“衔玉而生”的表兄,还说道,自己与姊妹们一同相处,兄弟们都在“另院别室”,又怎会有沾染的机会呢?
林黛玉依据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原以为兄弟姊妹会分开教养,即便平日有所接触,也必定有限。却不知贾宝玉的情形与众不同,他并不与兄弟们共处,反而常常跟随祖母,与女儿们相伴。
贾府的这种情形,表面看来似乎扰乱了世俗的礼教约定,实则恰恰反映出世人对“礼教”的误解。礼教虽由上层社会提出并逐步发展,逐渐延伸至底层社会,成为社会的纲常伦理标准。但实际的颁布者往往更能理解礼教的“本质”,运用起来也更为灵活。反倒是越往底层,规矩越是层层加码,束缚愈发残酷。
我们观《红楼梦》中男女有别之事,在大的规矩之下,其实并非那般严苛。反观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却会被父母“囚禁”起来。当“刘姥姥”们都以为贾府如同《牡丹亭》中的杜家一般时,却不知她们自己才渐渐活成了“杜家”的模样。
以“裹脚”一事为例,贾府等上层社会的女子,绝不裹脚。然而,中等人家的尤二姐、尤三姐,以及底层的晴雯,却是裹脚的。待到清末,世家大族的小姐们已然接受西方思想,而偏远农村的女儿们,反而仍在坚持裹脚缠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735082fddf0787679d00e35c59c677.jpg)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的。若姊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所以嘱咐你别采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疯疯傻傻,千万别信他。”(引程甲本第三回)
王夫人告知林黛玉,贾宝玉日后要与她一同生活,让她多加留意。“别采他”并非是不理睬,而是倘若贾宝玉有冒犯之语,不要介意。同时也提醒她要适当保持距离,如此便能避免被他冒犯。
此时的王夫人对待林黛玉,仍是极为亲昵的。不但此刻一同就坐,一会儿贾母那边传饭,舅母还拉着外甥女的手,一同前往,这般肢体接触,足见其亲近之意。
但她叮嘱林黛玉要适当疏远贾宝玉,这一点从侧面暗示了未来她对林黛玉态度的转变。
至于此时王夫人是否就已不喜欢林黛玉,这纯属无稽之谈。她与林黛玉此前从未谋面,以贾敏远超探春等人的风度,亦能妥善处理好姑嫂关系,自然不存在恨屋及乌的可能。王夫人年事已高,又怎会为难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女孩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