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唯有一念放下,方能万般自在

大道知行 2025-04-22 08:27:48

人之所以身心疲惫,往往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或许你会因为没吃到想吃的东西,而抑郁难耐;或许你会因为丢了百十块钱,而郁郁寡欢;又或许你会因为跟家人闹了点别扭,而纠结不已……

这一切的一切皆因为自己的执念!善恶总在一念之间,成魔还是成佛,取决于你的内心。

唯有放下执念,想开、看淡、放下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01

放下得失,收获平静

得与失本就很平常。人生就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当一个人能够用平常心去看待生活的得失时,那他会得到很多意外惊喜。

王阳明曾说:“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在于得失心太重。”

王阳明认为,世人为了能够生存,就要不断地追求很多物欲,以满足自己的内心,包括金钱、名利、地位等等。

但是有些人“致良知”,他们在追求这些的时候不会深陷其中;而有些人则是一味地盯着那些身外之物,思想不自觉地被牵引,那必定就会感觉身心疲惫!

阳明心学的秘诀就在于“致良知”,追求他物的同时,能够遵循良知的指引,才会拥有真正的平常心。

02

放下伤害,方能蜕变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放下、不断和解的过程。

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不要冲动,更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放下,像王阳明那样,笑对伤害,重新出发,最终蜕变为一代圣人。

明正德年间,朝野大乱,宦官当政,满朝文武大臣都不敢站出来反抗的,王阳明则是第一人。

他这一上书,惹怒了宦官刘瑾,当众被廷杖四十,打入大牢,后又被贬至贵州龙场担任驿丞。

赶往龙场上任期间,又遭遇杀手暗杀,幸亏王阳明机智,才得以逃脱。他打算脱离俗世,不再过问世事。

但王阳明又碰到了之前认识的一位道长,道长听完他的遭遇后,帮他算了一卦,得“明夷”之卦。意思就是得此卦象者,必先遭遇一些挫折和磨难,唯有勇敢跨越,放下伤害,才能在人生之路越走越远。

王阳明听完恍然大悟,也联想到了自己的至亲,因此他决定放下这些伤害,只身赶往龙场一带,继续自己的人生。

抵达龙场后,随从生病,环境恶劣,乡民排挤,但王阳明内心坦然,他用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一切。照顾随从,教化乡民,自己也在不断地修道,终于成功蜕变,悟道成圣了!

谁都曾被有意或无意地伤害过,面对这些,时间或许不是最好的抚慰剂,要想真正得到解脱,就必须打心底里放下!过去的伤害和痛苦已经过去,当我们看清生活的时候,就要有勇气放下过去,卸下内心的包袱,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03

放下我执,方得自在

“心是快乐的根”,王阳明的心学观之一。心即理,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无私心就是无“我执”,放下“我执”便是道。

自心修养越深,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心就越清净,就越接近大道。

放下“我执”才能开显明了万般事物的智慧,所谓“不昧因果”,放下一切执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心即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切福田,从方寸中求,求人不如求己。“我执”从心生,有执著就有烦恼痛苦。

我们不能离开生灭法,另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我们如果悟到空性,当下放下,我们就是不生不灭,就能证道开悟了。

要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善的,那么“果”也是善的;如果“因”是恶的,那么“果”也是恶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修心就是为了种善因,为了脱离外道。外道,就是永远断不掉我执,迷于外道,永远都甩不掉对错误知见的坚固执着。

放下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在跟过去和解,让心归零,重新出发!放下意味着拥有,唯有一念放下,方能万般自在!

◎本文转自:“阳明读书”,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