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青年科学家曹原,已入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网友:人情世故比石墨烯更难搞

趁热聊点 2024-08-26 17:00:08

95后青年科学家曹原,已入职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网友:人情世故比石墨烯更难搞!

曹原,这个名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与爱因斯坦、霍金等伟大科学家并列。他的故事,是天才的传奇,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他,从小就展现出超凡的智力。他的学习之路,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初一只用一个月就跳级,初中三年学业在不到一年内就完成。开挂般的求学路,他一路跳级,14岁时以669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从此,他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曹原的学术旅程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滞,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起步,他跨越重洋到达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随后又在哈佛深造,最终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自己的学术归宿。在石墨烯超导的研究领域,曹原不仅在《自然》杂志上连发五篇重量级论文,更是解决了一个长久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为超导材料的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因此被尊称为"石墨烯研究领域的明日之星"。

不过,像他这样的人才,为何选择在海外继续他的科研之旅,而没有留在国内?美国,作为科研大国,其科研资源、自由的学术氛围无疑是吸引曹原的重要因素。或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仅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还有顶尖的科研设施和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任何一位科学家而言,这样的环境无疑是进行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中国虽然科研实力日益增强,但在科研经费、评价体系等方面仍有待改进。许多科研人员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时,难以全心投入到科研中。此外,行政干预和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人员的发挥。关于曹原的选择,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热议:①中国需要的是“人精”不是人才;②待遇只是其一,还有论资排辈,最主要是人情世故比石墨烯更难搞;

③看了马翔宇的处境,再也不要喷这些人了,在中国,霍金都得站起来敬酒。

网友们似乎很支持曹原的这个决定,从这些评论,侧面上看得出很多网友的心态:愤懑不平。虽然说面对当下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我们无需过度悲观。曹原的选择,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反映出全球科研环境的现实格局。但是曹原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或许也有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

聊哥个人看法:我们需要着重构建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科研氛围,改进科研评价体系,降低行政上的不必要干预,确保科研工作者能够全心投入到学术探索之中。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减少人才的流失,才能在全球科研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留住更多的“曹原”。

0 阅读:3

趁热聊点

简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热点还得趁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