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美国以所谓“香港政策法报告”为由,宣布对6名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官员实施制裁。
美方此次制裁的借口是“香港法治与人权问题”,但事实与此截然相反。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从动荡走向稳定,法治指数跃居全球第16位,外资企业注册量创历史新高。
美国却选择性地忽略这些数据,反而将矛头指向依法履职的香港官员。例如,被制裁的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直言:“美方制裁理由完全站不住脚,香港国安条例完全符合国际法。”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强迫劳动”等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实施制裁。
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公布事实真相,并邀请各国记者、外交官和学者实地考察,但西方却选择视而不见,继续编织谎言、抹黑中国。
这种行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恐惧?西方世界到底在慌什么?

回顾历史,当一个国家或文明对另一个国家产生误解甚至妖魔化时,往往伴随着两种表现:一是基于无知的愚蠢想象,二是歇斯底里的排外情绪。
例如,在鸦片战争前,清朝官员曾认为英国人“膝盖不能弯曲”,一旦倒地便无法站起;还有人相信英国人依赖中国茶叶生存,若切断茶叶供应,他们会因消化不良而亡。
这种荒谬的认知,最终导致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屡屡受挫。

而今天的西方,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似乎正在重蹈覆辙。他们对中国的指控,完全建立在虚假信息和意识形态偏见之上,甚至拒绝实地考察,只是一味地重复谎言。这种表现,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无知与傲慢。
更值得警惕的是,西方社会内部的政治生态正在加速民粹化,政客们为了选票,不惜煽动反华情绪,将中国塑造成“共同敌人”。这种歇斯底里的排外行为,与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何其相似?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西方自己。

西方对中国的打压,绝不仅仅是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正在动摇他们的“顶端优势”。
过去500年,世界秩序由西方主导,尤其是近200年来,英美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和科技霸权,牢牢占据全球产业链顶端,并通过金融、军事和文化霸权,源源不断地从全球攫取超额利润。
这种顶端地位,让他们能够维持高福利社会、塑造“自由民主”的优越形象,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体系。

然而,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这一格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中,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逐渐赶超,华为、大疆等企业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西方的科技垄断地位。
一旦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西方的顶端优势将不复存在,他们的超额利润也将大幅缩水。
这正是西方疯狂打压华为、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根本原因——他们害怕失去剥削全球的能力。

西方一直标榜自己的制度优越性,声称自由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是建立在经济掠夺的基础上的。
一旦超额利润减少,西方的社会矛盾就会迅速暴露。近年来,美国社会分裂加剧,政治极化严重,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更是让盟友寒心。

欧洲内部也陷入混乱,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德国极右翼崛起……这些现象都说明,西方的制度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完美,而是高度依赖经济霸权。
更讽刺的是,当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成功实现数亿人脱贫时,西方却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他们无法接受一个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可能比自己的更有效,因此只能通过污名化中国来维持心理优势。

历史已经证明,即使中国放弃自己的社会制度,西方的攻击也不会停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拥抱西方,但换来的却是北约东扩和持续制裁。今天的中国很清楚,唯有坚持自主发展,才能打破西方的围堵。
西方对中国的恐惧,本质上是对世界权力转移的恐惧。他们害怕失去霸权,害怕不能再随意掠夺全球资源,害怕自己的制度神话被揭穿。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拜登政府高呼“美国回来了”,特朗普政府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那个依靠霸权吸血全球的西方,已经回不去了。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掠夺,而是靠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西方越歇斯底里,越证明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面对西方的无理制裁,中国唯有放弃幻想,坚持斗争,继续攀登科技高峰,才能真正打破西方的顶端垄断,为世界带来更公平、更合理的国际秩序。
西方的慌乱,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文本素材来源@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