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的朋友别总吃药,注意这几点少走弯路,请牢记,助你养好胃

老何养护 2025-02-08 16:37:0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提到“胃不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什么?“吃药呗。”胃痛了?抑酸药伺候!

胃胀了?消化药走起!胃灼热了?来个胃黏膜保护剂!好家伙,药箱里堪比小型药房,什么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一应俱全,似乎胃药吃得越多,胃就越健康。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药真的在“治胃”吗?还是在“毁胃”?更扎心的是,有些人兢兢业业吃了十几年胃药,胃反而越来越差,最后只能靠“胃镜”续命。靠药养胃,养出的可能不是健康,而是“胃药依赖症”!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胃不好的朋友,到底该怎么养胃?如果你也经常胃疼、胃胀、烧心,甚至连喝口凉水都觉得胃不舒服,那请你一定把这篇文章看完。药能救急,但救不了根;胃要想养好,关键在于细节。

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整。

胃不好,吃药能解决一切吗?别逗了!

很多人迷信胃药,觉得“胃不好就吃药”是天经地义的事。

确实,胃药在缓解症状方面有一手,酸烧心?抑酸药立刻让你舒服;胃胀气?促动力药帮你排气;胃痛?胃黏膜保护剂分分钟包裹一层“保护膜”。但问题是,这些药大多数只是“缓兵之计”,治标不治本。

就像给破了洞的船贴了块补丁,眼看着不漏水了,但船底早晚会烂得一塌糊涂。

更何况,胃药也不是“万能药”。长期滥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而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如果滥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肠痉挛等副作用。

更有甚者,胃药用了十几年,最终发现胃癌在暗中潜伏——因为胃药缓解了症状,但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胃药只能是“救急”,不是“养胃”。

靠药养胃,就像靠“遮羞布”掩盖问题,只会让胃越来越差。

胃不好,真的是天生的吗?别找借口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胃不好是“命中注定”,什么“我从小就胃不好”“我爸妈胃也不好,遗传的吧”。醒醒吧朋友,大多数胃病是“作”出来的!

胃是个娇气的器官,它怕冷、怕饿、怕撑,更怕你“作天作地”地折腾它。以下这些行为,看看你中了几条:

饭点不规律:早上不吃,中午乱吃,晚上暴吃,胃被你折腾得怀疑人生。

爱吃刺激性食物:烧烤、火锅、麻辣烫,一顿比一顿猛,辣椒、酒精、油炸食品全往胃里招呼。

过度依赖外卖:外卖方便是方便,但高油高盐、添加剂多,对胃的杀伤力堪比“胃毒”。

压力山大、情绪失控:你以为只有心脏会受情绪影响?胃才是“情绪器官”,压力大、焦虑、抑郁,胃都会跟着遭殃。

别再拿“胃不好是天生的”当借口了。胃不好,99%是自己“作”出来的,剩下那1%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其他疾病。

既然问题不是天生的,那解决问题也绝非无解。

养胃的关键,不是吃药,而是改习惯!

规律饮食,别让胃“等饭”

胃是个有“生物钟”的器官,它喜欢规律的生活。

如果你三餐不规律,胃酸分泌会紊乱,久而久之就容易得胃炎、胃溃疡。记住:早餐一定要吃,中餐要吃饱,晚餐要清淡。

别为了减肥饿肚子,别为了应酬暴饮暴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别让胃“挨打”

火锅虽然香,辣条虽然爽,但它们对胃的刺激堪比“拳打脚踢”。尤其是辣椒、酒精、咖啡,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伤害胃黏膜。

偶尔吃可以,天天吃就是“找胃病”。

远离高油高盐食品,别让胃“超负荷”

外卖、零食、快餐,通通都是高油高盐高添加剂的“重灾区”。胃要消化这些“垃圾食品”,比让你背一吨砖还累。

想养胃,就自己做饭,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

控制情绪,别让胃“背锅”

胃是个“情绪化”的器官,你开心它也开心,你紧张它就痉挛,你生气它就抽筋。压力大?学会放松;情绪差?记得调节。

别让胃为你的情绪买单。

定期检查,别让胃“受冤”

胃痛、胃胀、烧心,别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有些胃病,拖着拖着就成了胃癌。

定期做胃镜检查,特别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一定要及时根除。

送你一句“顺口溜”,助你养好胃

日三餐,勿拖延,早吃饱,晚吃浅;油炸辣,少沾边,戒情绪,戒杂念;胃不好,别靠药,改习惯,胃自安。

参考文献

1.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2022年版)》来源: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共识报告(第五版)》来源: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3. 《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诊治》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版。

4. 《饮食与胃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学术论文集。

0 阅读:99
老何养护

老何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