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馅饼”终将成为现实。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无人机纳入物流行业,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无视地形、体积、交通管制等方面的限制,将货品快速且精准地送到客户手中。相较于传统的公路、铁路、空运等,无人机的消耗不过几度电而已,这一优势奠定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能,增加载重,削减成本亦是无人机技术的一大主攻方向。
在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指导,空军装备部主办的首届“装备直通车—极低成本无人机竞优比测活动”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的“极低成本无人机”实现5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不仅具备极高的性价比,还拥有批量部署潜力,凭借这两大优势以及优异的比赛成绩,南航成为六个比试科目中唯一夺冠的高校。
早在无人机大规模应用出现之前,南航就已是这一领域的“折桂之人”。先后研发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另有“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产生重要影响力。
今年以来,南航又在集成电路、新材料、锂电池、储能技术等领域贡献关键技术,从不同角度降低国产无人机研发成本,进一步提升其应用的上限。南航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成功经验得到《群众》杂志的收录。
无人机作为两会反复“点名”的重点,其发展不能只靠一时或一代人的科研突破。围绕这一重点领域,南航新增一系列本科专业,为无人机不同领域的技术突破,提前储备人才。展示出该校面向高精尖的办学策略。
其中,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体系,与无人机的关键能源——电力完美契合。在校内,该专业由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参与授课,并提供14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校外则由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知名企业建立教学基地,“双管齐下”补充储能领域高精尖人才紧缺的需求。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主攻通用航空等领域,提供系统设计与控制、运行规划两个方向,与无人机领域的核心技术息息相关,是倍受业内关注的航空“人才库”。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商发、大疆、顺丰、京东等名企相继开设对口岗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控制科学、通信工程、交通运输等学科亦“敞开大门”,提供丰富的深造方向。
此外,另有智能飞行器技术、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低空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它们或对接先导性技术、或培养领军人才,展示着南航在新兴领域的前瞻视野与超前布局。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联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预示着低空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航空领域的新风口近在眼前,推荐同学们重点关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