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湘西有一大悍匪。
人送“湘西魔王”的外号。
提及这位湘西魔王,百姓不由脸色骤变,生怕惹祸上身。
这位魔王便是张平。
有民谣说:“天见张平,日月不明。”
此人在湘西为非作歹,落得个解放后被枭首的下场,这样的“待遇”在湘西剿匪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偏偏就是这样一位混世魔王,却娶了个心地善良、容颜俊美的妻子——杨炳莲,杨炳莲还因这层原因,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一、杨炳莲和张平
1919年,杨炳莲出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小山村——李家洞村张家坨。
杨家的小店铺售卖一些日用品和自家酿造的甜酒,生活虽不富裕,倒也安稳。
杨炳莲从小就是个机灵懂事的女孩,长得眉清目秀,不少乡邻都夸她聪明能干。她会帮忙打理家里的杂货店,接待来来往往的村民和旅人。
日子虽然单调,但杨炳莲性格活泼,也喜欢在山间游玩,帮忙家里酿甜酒的同时,她还常常背着筐上山采集药材。
“丫头,这针线能不能便宜点?”一个老顾客笑嘻嘻地讨价还价。
“李伯伯,您又来了,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不过看在您经常来的份上,今天给您打个折吧。”杨炳莲一边笑着应对,一边灵巧地打包货物。
这种市井小民的生活,杨炳莲习以为常,也享受这份无忧无虑的时光。虽然她并不富有,但这个生活的安逸使得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为家中长女,杨炳莲肩负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
她的成长环境使她早早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也学会了怎样去关怀他人。和家人一起劳作的时光,是她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湘西的山路崎岖,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山村,但杨炳莲对外面的世界始终充满好奇。
她常常从来村里做生意的行商口中听到外界的故事,这些故事点燃了她心中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总是突如其来。
1935年,杨炳莲16岁,正是青春年华、天真浪漫的时候。
那一年,一个陌生人频繁地光顾杨家的小店,这个男人相貌英俊,身上穿着显得精干而利落,和村里的普通农民大不相同。
他就是张平,当时正担任国民党部队的一名副官。
“这位先生,今天又买针线?”杨炳莲有些好奇,因为她发现张平已经连续几天到店里买针线了。
张平笑了笑,“这针线精致,我觉得买给我妈挺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杨炳莲。”她低头回答,心里暗暗觉得这个男人有些奇怪,可是那军人的气派让她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张平是个情场老手,杨炳莲只是个乡村姑娘,一眼便因她的秀丽和清纯动了心。几次三番的接触后,张平正式上门提亲,并且带着大把银元和丰厚的礼物,让杨炳莲的父母很是满意。
尽管心里有些顾虑,但杨炳莲还是顺从父母的安排,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礼那天,张平身穿崭新的军装,精神抖擞,村里不少人都觉得炳莲嫁得不错。
实际张平的身世也颇为复杂。他生于1906年,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后代,祖父是当地的大财主,家里有160亩水田。但张平自幼顽劣不堪,性情暴虐,还曾逼死过前两任妻子。
他不务正业,最终于1928年投靠了国民党部队,在军中混迹多年,军人那套没学会,反倒吃喝嫖赌样样都不差。
不过他对杨炳莲确实不错。
张平对她很宠爱,还带她去了镇上,买了许多她以前从未见过的漂亮衣裳和胭脂水粉。虽然她后来知道自己只是张平的第三任妻子,但张平的关心和宠爱让她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
只是张平这人不安分,从土匪头子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官员后,依旧为非作歹、为祸一方。
没多久,他就被一撸到底。
1940年10月。他被撤去了警察中队长的职务。
被撤职之后的张平,干起了老本行——当土匪,在李家洞组织自己的武装,成了这一带的土匪头目。
杨炳莲虽然是张平的妻子,但她并未参与张平的土匪活动。
她相夫教子,生下五子三女,生活虽然辛苦,但在她眼中这些孩子们是她的希望,她想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家。
二、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张平不断作恶之时,杨炳莲却悄悄帮助了许多受到他侵害的百姓。她曾经偷偷从家中拿出粮食,送给那些因张平征收重税而家徒四壁的村民。
“李婶,这些米您收下吧,不要让张平知道。”杨炳莲轻声说道,将一小袋米递给邻居。
“炳莲,你这是救了我全家的命!”李婶热泪盈眶。
“您不必谢我,只要大家能好好过日子就行。”杨炳莲心中有数,但她知道张平迟早会惹来大祸。
这些善行不仅给了村民一些慰藉,也为杨炳莲自己后来免受牵连埋下了伏笔。
乡亲们记住了她的善良和无私,而在张平覆灭之际,这些村民们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行动。张平的队伍自知难逃剿灭,开始在深山中四处游荡,过着不见天日的逃亡生活。
那段时间,张平心情焦躁,家中也是一片混乱。
“张平,政府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山头,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手下焦急地问道。
“慌什么!我们又不是没经历过。”张平虽然语气平静,但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次恐怕真的逃不过去了。
1950年3月,张平的老巢被攻破。
杨炳莲和孩子们在枪声和混乱中被匆匆安置在山里。张平带着他们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同年7月,张平在一次突围中被击毙,首级被悬挂示众,以此警示其他匪徒。
那一刻,杨炳莲心中五味杂陈。
她只是一个女人,当看到自己男人被枭首示众,多少有些慌乱。
28岁的杨炳莲成了寡妇,独自带着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面对着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匪首的遗孀往往会受到严重惩罚,然而,杨炳莲却因为她之前的善行而得到了乡亲们的帮助。
“杨炳莲是个好人,她跟张平不同!她救过我们家,不可以为难她。”村里的老人们纷纷替她求情。
“就是!她从来没有参与张平的那些坏事,不应该怪她!”邻居们也为她仗义直言。
最终,在乡亲们的帮助和求情下,杨炳莲免受处罚,她得以留在村里继续生活。她知道,这是自己过往帮助乡亲们的结果,也是善良的回报。
从此,她过上了极其艰难的生活。
张平留下的财富早已在多次逃亡中消耗殆尽,她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抚养八个孩子。
她开始织布、经营小麻将馆,哪怕再辛苦也不曾怨天尤人。
“孩子们,我们会有饭吃的,只要妈妈还在,你们就不会挨饿。”每当孩子们饥肠辘辘地哭泣时,她总是这样安慰他们,尽力给他们以安全感。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灭杨炳莲的意志。
织布成了她谋生的手段,杨炳莲的织布技艺日渐精湛,所织出的花布以其细腻和独特的图案而备受乡邻欢迎。
“炳莲姐,你织的布真的好看,能不能再给我织几匹?”村里的妇女们纷纷上门找她订布。
“好,不过你们得等等,这几天活儿有点多。”杨炳莲笑着答应,脸上没有一丝怨言。
她靠着织布和经营的小麻将馆,艰难但充实地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她的孩子们在她的辛勤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每个孩子都懂得母亲的艰辛,十分体贴孝顺。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杨炳莲也开始享受生活的平静和安宁。
她的容貌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端庄优雅,不难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坯子,村里人都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她那份不向命运低头的气质,成为了村里人的骄傲。
2014年,杨炳莲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