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李先念找到李德生,沉默半晌后说:要你辞职,是毛主席的建议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4-27 03:25:32

1974年底,李先念和纪登奎受中央委派,前往李德生的住处。到了地方,一番寒暄后,纪登奎率先开口,打破沉默:“德生同志,咱们都是为党和国家奋斗多年的同志,有些话我们就直说了。”

李先念看向李德生,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敬重,也有无奈地说道:“你是党中央的副主席,而我们俩只是政治局委员,按规矩,我们根本没资格和你谈这事。可这次要你辞职,是毛主席的意思。”

片刻后,李德生点头,没有言语……为什么毛主席会派李先念和纪登奎二人去劝李德生辞职呢?这背后有何隐情?

加入红军得到晋升

李德生出生时的中国,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沼,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德生的家庭亦是如此,家境极度贫寒,日子过得紧巴巴,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年仅8岁的他,小小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给地主家放牛。

9岁时,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的母亲病倒了。“儿啊,娘怕是不行了……”母亲躺在床上,气息微弱,李德生眼泪止不住地流:“娘,您会好起来的,我们去找大夫。”可家里一贫如洗,哪里有钱请大夫抓药呢?没过多久,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他,只留下李德生和父亲相依为命。

1928年,红军进村后,原本村里仗势欺人,把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粮食和财物据为己有的地主们吓得脸色惨白,躲进自家深宅大院,紧闭大门,瑟瑟发抖。红军迅速控制住地主,打开了堆满粮食的仓库,“乡亲们,都来领粮食啦!我们是为咱们老百姓撑腰的!”

李德生和父亲也去领了粮食,看着手中的粮食,李德生对红军充满了感激和好奇。之后,他常看到红军战士在村子里张贴标语,宣传革命思想,还教孩子们识字,告诉他们外面有个公平自由的世界。

李德生看着红军的一举一动,想起家里贫困的生活、劳累早逝的母亲,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像红军一样,为穷苦人打天下。

1930年,李德生终于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部队行军途中,李德生总是抢着帮战友扛枪、背行囊。平日里,只要一有空,李德生就缠着老兵讨教战斗经验。

日复一日地磨砺让李德生迅速成长。组织暗中观察到,他不仅能精准判断敌情,还善于凝聚战友士气:急行军时会将最后一口干粮分给体力不支的兄弟,宿营时主动替岗让战友多休息。

一天,连长把他叫到跟前:“德生,这段时间你表现很出色,组织决定让你当班长,带好兄弟们,能行吗?”李德生声音洪亮地回应道:“保证完成任务!”从那以后,这支由“娃娃班长”带领的队伍,在战场上愈发勇猛善战。

受伤期间提升自己知识思想

1932年,李德生跟着红四方面军踏上西征之路。战士们背着磨破的干粮袋,脚蹬露着脚趾的草鞋,在寒风中艰难跋涉。

队伍里不时传来饥肠辘辘的响动,李德生摸摸自己干瘪的粮袋,解开系扣的麻绳,将仅剩的一小捧谷物倒进陶碗,又掺上些野菜,熬成稀粥。他把温热的粥分给面色蜡黄、走路打晃的战友,自己却嚼着苦涩的草根充饥。

次年春天,川陕根据地的反围攻战斗激烈异常。李德生带领战士们奋勇冲锋,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胸,他踉跄着倒在血泊中,剧烈的疼痛让他眼前发黑,但仍咬着牙大喊:“别管我!继续冲!”

身负重伤的李德生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由于医疗条件简陋,子弹伤及神经,他的一只手从此落下残疾。躺在病床上,看着自己不听使唤的左手,他沉默良久,突然开口:“手不能动了,但脑子不能闲着!”

在漫长的养伤日子里,他让人找来《红色战士必读》《列宁学校读本》《干部必读》等书籍。虽然只能用一只手艰难地翻书,但他坚持每天阅读。“这些书就是我的武器!”他常常这样说。当其他人劝他多休息时,他总是笑着摇头:“比起前线的战友,我这算什么?”

1933年8月,川陕省第二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当听到自己被推举为代表时,李德生激动得红了眼眶:“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这份重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彼时的李德生,凭借着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从一名基层排长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团长。在一次针对日军据点的奇袭行动中,他亲自勘察地形,利用夜色掩护,带领战士们悄然接近敌人。

当战斗打响的那一刻,战士们冲入敌营,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经过激烈拼杀,成功摧毁了日军的据点,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在李德生的指挥下,部队不仅守住了根据地,更让日军的狂言化作泡影。

李先念找到李德生:要你辞职,是毛主席的建议

1951年,李德生率部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铁原阻击战中,美军炮火将阵地反复犁耕,土层被炸翻数米。他将指挥部前移至战壕,依据山地地形化整为零,指挥部队穿插分割敌军防线。

战士们在零下三十度严寒中潜伏十二小时,以突袭战术打得美军溃不成军。凭借多场硬仗中的出色指挥,他从师长升任第12军副军长。

1954年归国后,面对军事现代化需求,李德生扎根训练场,拆解研究缴获的美式装备,在皖南山区构建实战化模拟阵地。

1969年7月,他先后投身于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处的工作,1973年,中共十届一中全会盛大召开,李德生凭借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与对党和国家的赤诚忠心,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以及中央副主席。身处高位,他秉持初心,一心为公,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然而,权力的增长也引来了他人“忌恨”。

1974年年底,李德生的住处迎来两位“特殊”客人。纪登奎率先走进门,他与李德生曾在北京军区共事,是并肩作战、情谊深厚的老战友,一见面便热络地打起招呼:“德生,好久不见呐!”这时,李先念也迈进了门。

李德生连忙回应:“快请坐,真没想到您二位今天一块儿来了。”

众人落座后,屋内气氛却逐渐凝重起来。纪登奎率先打破沉默,他语气诚恳,带着一丝无奈:“德生,我们今天代表中央来,是有重要事情和你谈。”

李德生皱眉,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却仍礼貌回应:“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是组织安排,我一定配合。”

李先念接过话茬说道:“德生同志,经过中央研究讨论,希望你能辞去中央副主席的职务。”这话一出,李德生脸上满是诧异,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我自担任此职务以来,一直尽心尽力,努力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各项任务,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

李先念看着李德生,耐心解释道:“你工作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可如今形势复杂,中央有通盘考虑,作出这个决定也是权衡再三的结果,你是副主席……按照规矩,我们是没资格和你谈这个话的,但是要你辞职,是毛主席的建议。”

李德生听后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才说:“既然是中央的决定,我坚决服从。我李德生始终是党的战士,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只是希望组织能在合适的时候,给我安排新的任务,我还想为党和国家继续出力!”

原来当时李德生身处中央副主席高位,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自然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毛主席洞察到李德生的艰难处境,深思熟虑后,决定让他辞去这一职务。

李德生领会了毛主席的深意,接受了组织安排,主动辞去了副主席职务,此后他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1990年,李德生退居二线,虽然不再担任领导岗位,但他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2011年5月,李德生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6岁。

3 阅读:574
沛儿阅览趣事

沛儿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