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二)
热爱劳动是作为自然人的良好美德,是作为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孟子早就说过:“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自己种下的粮吃着香,自己种下的瓜吃着甜。《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彩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有些人贪图享乐,不会耕地却想要粮食,不会织布却喜欢穿光彩夺目的衣服,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明明自己没参与的事,还想躺在功芳簿子上装人作样,试问,这能行吗?
涉及到劳动,不是仅仅知道就行了,要真正的了解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亲身去经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明末清初诗人王夫之是这样论断的:“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说简单点,就是只知道不行,必须亲手去做才行。劳动者,即辛勤耕耘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试问那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不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实的力量,创造出无尽的财富,浇灌出文明的果实。
一切财富都是靠劳动得来的,在我们取得成功之后,一定要当思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它的背后包含着大量的物质资源和劳动者的汗水,鼓励人们在消费的同时还要做到节约而不奢侈,以此配养出勤俭节约的美德和良好家风。
南宋书法家范大成有一首诗把劳动描述的林漓尽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思是过去人们都过的男耕女织的日子,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父母亲的劳动压力。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观刈(yi)麦》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移岁,
左臂悬敞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思自愧,
尽日不能忘。
这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意思是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陇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炙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好多干些活(儿)。又见一位贫困妇人,抱着孩儿站在旁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手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性,从来不曾从事过农业生产。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忘。白居易的诗充分表达了古时文人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理解与同情,今天读来仍能引起心底的共鸣。
李大钊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以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以由劳动解脱。”的确,劳动是创造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撰文/卫旭峰
校对/任伯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