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易裁员说到惠普曾经的不裁员,以及欧文的童工和英女王的马

商学中人 2019-03-02 11:20:16

虽然最近这半年来听多了互联网企业收缩过冬的消息,但乍闻网易在春节前后的大手笔裁员还是感到惊讶:网易严选裁员比例在30%-40%;网易味央裁员比例接近50%;教育产品部、公关部也都在40%左右的裁员比例。

网易严选这两年不是越来越火吗?原来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然,网易给被裁员工N+1的赔偿还不错,这也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国际范的体现,搁很多传统中小企业是很难做到的。可是,这毕竟是裁员,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被裁员工的生活当然会受到影响。

我不禁又想起了硅谷之始——惠普公司。休利特( Hewlett)和帕卡德(Packard)1938年开始创业,他们的惠普公司(HP)就是以他们姓氏的首字母命名。创业初期,休利特在车库里摆上了货架和工作台——此车库后来被称为硅谷的诞生地。

此前,这两位年轻的创始人已经历过美国“大萧条”时期,可以说是受彼时惨况的影响和刺激,他们希望与员工共享公司的繁荣,而不只是创建一个“雇人和裁员”的公司。

他们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利润不是公司的唯一目标。”帕卡德曾在1948年企业高管的一个聚会上,这么说过:“除了利润之外,公司还对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会负有责任。”这句话现在听来已经很平常,但在当时却很不一般。所以他的很多高管都笑了,笑他太天真。

没错,曾经的资本主义和企业主们就是唯利是图的,所以才会有19世纪中期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因为那时雇用童工、超强度工作之类的事情司空见惯。当空想社会主义家欧文在自己的企业里将童工的工时减少到每天“仅仅”11个小时,就被视为是一种令人惊诧且颇具颠覆性的举动。迟至1839年,英国议会还只为全国的学校拨款15万美元,而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马匹拨款35万美元。

如今的进步,既靠工人运动的抗争,也有欧文、休利特和帕卡德这些企业家们的功劳。

惠普在硅谷培育起一些独特的理念和传统,例如:上午10点和下午3点的两次茶点休息,公司提供咖啡、甜甜圈和丹麦卷;星期五的休闲着装,最终演变成整个硅谷工作时的常规穿戴,以前可都是标准的西装革履……

1970年代经济危机时,惠普也遭遇了困境,休利特制定了一项政策:不裁员,但全员一律减薪10%,工作时间延长——该政策适用于每一个人,从总裁到清洁工都是如此。

休利特说裁员是“非人道的,不是惠普的风格,是没有道理的。”他曾这样回答一位劝他裁员的下属:“他们都是我们的私人朋友,十年来,我们与他们密切合作。我们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他们。”

当然,如今的惠普也早已不是原来的风格,这毕竟更多取决于企业家自身的个性。

中国的企业家们呢?

1 阅读:59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