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在唐朝就已经证明过时了,明朝竟然又把他捡起来了,要不是朱元璋一个碗打天下,明朝到处是问题,从军事到经济明朝都十分落后。这种制度能减少平时军队的开支,因为土地都是国有的。只不过再好的制度也挡不住人心的贪婪。士绅们与卫所的军官同流合污,疯狂的兼并卫所的土地,才导致卫所的衰败。
府兵制是国家掌握的土地然后分给百姓来耕种,这些土地不在地主 贵族手里,不存在瞒报。政府掌握府兵制土地完整的田亩数量和耕种百姓的人口数量,政府通过这个方式能准确的收税和征兵。后面为什么府兵制破产,是因为唐帝国对外战争越来越频繁,战事越来越吃紧,府兵制下的百姓给征召的士兵越来越多,导致府兵内的百姓减少,并且贵族地主趁机兼并府兵的土地。而府兵打完仗回来后发现家没了 土地没了。这才是府兵制为什么破产的根本原因。
府兵制其实就是公有制度,公有制过时吗?只有适合的制度,没有过时的制度。府兵制是政府控制经济的重要手段,府兵制保障了唐帝国的兵员和财源,所以让唐帝国到处开疆扩土。但唐帝国还是继承了从秦帝国以来的农业资本主义私有制国本,这让政府无法阻挡私有制对府兵制的侵蚀,最终府兵制才无以为继。唐帝国的辉煌也跟着府兵制的衰败而走向衰败。
唐帝国怎么灭亡的,你应该清楚吧。安史之乱怎么来的,就是私有化的土地兼并导致地方军阀和财阀实力猛增,而中央衰落没办法对地方镇压,从而内乱开始。
其实明朝实行卫所制是正确的,通过卫所制保证帝国的军事实力。但天不佑大明,朱标的早逝和朱允炆的愚蠢将朱元璋的建国构想付之一炬。本来朱元璋的想法是以卫所制来维持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然后再通过这样的力量对周边进行开疆扩土。受封的藩王用来镇守不稳定区域,国内政治格局也呈现军队 藩王 文官格局,用军队和藩王来压制文官集团。
而朱允炆受文官的挑唆直接把藩王这一块给废了,大明战神朱祁镇又把军队给废了,文官独大的局面让明朝活生生的穷死。你可以这样理解,军队代表公有制 藩王代表皇权统治阶级,文官代表私有制。朱元璋就是想通过公有制和皇权统治阶级来压制以文官为首的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