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南北榜”一案根本原因在哪?南北方人读书差距?

旧梦谈史 2025-02-14 15:34:30

在古代,读书也是很费钱的,穷人天天饿着肚子朝不保夕,哪里有钱读书,也只有在太平的年代,家里出了个有天赋的孩子才能考上功名,江南自古富庶,有点田产的人比北方多,也就是有能力供孩子读书的家庭会多

所以考的比北方好是正常的,明朝建国之后,北方安定之后,北方的科考成绩也是能赶上来的,但在状元的数据上,还是南方占优的。所以南北榜案肯定有猫腻啊,当时南直隶(江苏+安徽)都才上榜个位数。论经济,南直隶比江西、福建和浙江都强吧。

论对中间统治阶层的掌控,满清绝对的天下第一,而且是那种横贯古今冠绝中外的第一。明清作弊太流程化了,尤其对于学阀世家来说,那时候很多典籍注解只有这些世家之间有,只要能嵌进去这些独有“暗号”,上榜太简单了!尤其明初清出那一段时间。当然也得是正常人做出一般水准考卷。

真是单纯的舞弊案,杀当事人就解决了,搞南北榜多此一举,朱元璋其实明白的很,北方人考不过南方人,但为了政治平衡,才玩这一出,看看定主考官的罪都往死了几年的蓝玉身上扯,舞弊的罪是没法定呢还是怕引起南方学子不满

所以科考(高考)为官为仕是基层老百姓上升最公平的道路,如果不考虑地域差距只用分数来衡量,就会断绝落后边远地区的上升通道,对国家就不会有认同感,分裂动乱在所难免,分区(省)选拔人才是最公平的。

整个江南读书氛围是最重的,国家搞平衡是对的,但你硬要说其他地区读书强过江南那是瞎说了。不说有偏向的时代,就说改开后,江南学子比例有多大?在江浙,你可以晚上走走看,有多少人搞夜生活?只要有小孩,晚上大多数家庭都不怎么出门,几乎都在带娃作业。而且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接触新事物多,比如现在新流行的各类中小学全国科技比赛,不就是江南对抗北京吗?

0 阅读:1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