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棋盘上,贸易政策与资源管控一直是各国博弈的重要领域。近期,中国出口管制的升级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而日本的抱怨之声更是将这一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本声称中国此举 “威胁全球供应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近年来,美国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不择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美国频繁出台出口管制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在美方频繁围堵施压的同时,中方也在逐渐加强反击美国制裁和贸易管制的手段。
2023年,中国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这两种金属对于高频雷达技术、5G通信和电力电子等领域至关重要,中国控制着全球 98%的镓供应。2024年,中方进一步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到了 2025年,中方又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中国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依据。

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关键资源如果被用于军事用途,可能会对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从履行国际义务方面,中国也需要防止敏感物项的扩散。并且,中国的出口管制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遵循国际通行做法,符合国际规则。日本却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提出抱怨,认为这正威胁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
日本官员和企业高管担心,中国的出口管制可能将要求大量日本企业向中方报告对美国的产品出口情况。日本企业是全球最大的 “镓、锗和石墨消费方”,这些材料用于电机、芯片和电池等关键电子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确实会对日本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由于中国对镓的出口管制,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已经下降了 85%。但日本的抱怨显得有些 “双标”。就在上个月月末,日本政府推出了自己的限制措施版本,要求对与先进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相关的 21项产品出口进行许可限制。

日本政府这一做法也是在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人为割裂全球半导体市场,严重背离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规则,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日本此举同样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正常贸易往来,损害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始终执行公正、合理、非歧视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并非要破坏全球供应链,而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也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合理贸易政策的回应。
日本在抱怨中国出口管制威胁全球供应链时,应该反思自身的贸易政策。如果日本真正关心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就应该摒弃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无端打压的做法,回归到公平、公正、开放的贸易轨道上来。只有各国共同努力,遵循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规则,才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而不是在自身采取不合理贸易措施的同时,对他国的正当举措横加指责。日本的抱怨,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受损的考量,而非真正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着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来处理贸易问题,而不是制造对立和冲突。
用户13xxx08
日本做走狗,跟着美国也对中国搞制裁,本身就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