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章仕仁
前 言
都说现代人压力大,所以容易秃发,殊不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都有过脱发的历史记载,甚至在史书中明确写过,最早、最严重的脱发者是西汉的王莽!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甚至写过,自己脱发脱到不敢洗头。
古人如何防止脱发?他们的小妙招可比现代人多多了!
诗人们的护发秘笈
西周时期,头发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人们将其视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头发神奇地不断生长,即使身体其他部位损坏,头发依然能够长久存在。
古人将头发的这种特性与神联系在一起,认为蓄发是对生命的珍视,是对神的敬畏。
于是,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不仅成为了身体健康、家境富足的象征,也是身份地位的体现。
周礼规定,人们要日日梳头,三日一洗发,成年后不再剪发,头发的长度、浓密程度成为了评判一个人贤良的标准,倘若有谁不幸脱发,无疑会被看作不孝之人,社会评价一落千丈。
可见在西周时期,一个人要出人头地,不仅要凭才学和品德,还要有一头浓密亮丽的黑发。
那些长发飘飘的贵族们,在如云的秀发中谈笑风生,头发随风而动,是何等惊艳和醒目!
相比之下,那些地位低下的平民,往往因营养不良而头发稀疏,加上不得不劳作满头的尘土,更显得蓬头垢面,由此在西周,美丽的头发开始与尊贵挂钩,与身份地位紧密相连。
许多文人墨客虽然没赶上西周的审美,但对秀发的向往一直难以割舍。
诗仙李白曾写下"湖寺题名处,同游客晚发还家,误入莲塘深处不知是我,秋娘笑谈连理枝"的诗句,可见他对一头浓密黑发的迷恋。
而杜甫的感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道出了脱发带来的苦恼,就连以豁达著称的诗魔白居易,也坦言"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一年才洗一次头,堪称护发狂魔,可见他对秀发的珍视。
然而即使是这样爱惜羽毛的白居易,也逃不过岁月的魔咒,他曾自嘲"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头发少了连镜子都嫌弃。
杜甫就更加直白,毫不掩饰地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头上带花枝",醉眼朦胧中,早已不再在意头上的花白。
诗人们虽然想方设法呵护着自己的一头乌丝,可脱发的魔咒似乎与生俱来,难以摆脱,他们用诗句记录下了这种无奈,也道出了世间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人的心声。
如果连诗仙诗圣都束手无策,我们普通人又怎能心存奢望呢?难道我们真的要向脱发低头,任凭岁月夺走我们的青春活力吗?
古人如何防止脱发?
若论起中国历史上的爱美人士,他们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掩饰自己日渐稀疏的"那个",是的,我们要聊的就是头发。
先说那些爱美的女性们,她们脑洞大开,发明了各种假发,最早有记载的,当属西汉时期的马王堆女尸。
这位长眠地下的美人虽已作古,但精致的假发出土时依然光彩照人,从古至今,女性们对假发情有独钟,唐代仕女爱戴的绘木假髻,用木头雕刻成各种时尚发型,套在头上宛如天生,美不胜收。
至于那些头顶稀疏的姑娘也不必烦恼,一顶华丽的髻就能让你宛如女神降临。
而那些大大咧咧的男人呢?他们可不屑于戴什么假发,这不,汉元帝刘奭就因为额前秃顶,后脑勺发量惊人,苦恼不已。
可他转念一想,何不用头巾一裹,岂不美哉!于是乎,堂堂的帝王就这么顶着头巾出门了。
到了王莽那儿头顶的森林愈发稀疏,小小的头巾可遮不住满目疮痍,灵机一动,他干脆在头巾上面再加个帽子,于是后人称其为"帻施屋",这两位君王用头巾、帽子遮丑,竟然也成了时尚的弄潮儿。
戴假发、戴帽子,古人也是绞尽脑汁,可这毕竟是遮丑,不是根治啊,最绝的莫过于那些元朝人,他们想出了一个令后人拍案叫绝的办法——剃光头!
是的你没听错,元代流行剃光头,不就是脱发吗?那索性全部剃光,省得费心遮掩了,你以为他们是被逼无奈?错了,这可是蒙古文化的时尚!
在蒙古人眼里,帽子和头一样重要,要是头发太多岂不是碍事?索性全剃了,帽子直接往光溜溜的脑袋上一扣,舒服!
这样一来,脱发的烦恼迎刃而解,再不必整天盯着脑袋瓜儿瞎操心了,元朝人昂首阔步,将那些汉人的遮遮掩掩甩在身后,自信地展示着光亮的头皮。
若是有人笑话,他们反唇相讥:哪里不好看了?这是蒙古最新时尚!于是在元大都的大街小巷,但凡时髦一族,个个剃得溜光水滑,活脱脱一个个行走的"地中海"。
看看元朝人的创意,多么令人拍案叫绝!脱发自古难解,他们却把它玩出了新花样,化腐朽为神奇。
或许在今天,剃光头会让人觉得太过大胆,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呢?相比那些战战兢兢、遮遮掩掩的做法,元朝人的另类美学,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那个折磨我们的头发,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时,为何不学学元朝人,换个角度主动出击,给自己一个全新的面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呢?
毕竟,生活的意义不就是创造无限可能吗?
若说起当代最著名的"地中海"代表,非葛优莫属,这位德高望重的影帝,以他的光头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你可曾留意,葛大爷的发型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时而长发飘飘,时而寸头示人,时而又是铮亮的光头,这些变化不正是他豁达智慧的体现吗?
葛优用他的多变发型,向世人宣告,秃头又何妨,谁说秃头不能时尚?他以亲身实践证明发型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魅力的标准。
光头也能光彩照人,短发也能不失风度,长发更是潇洒依旧,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有自信,去尝试不同的自己,这种勇气和自信,正是成年人的智慧。
结 语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葛优的智慧其实古人早已领悟,白居易虽然一年才洗一次头,但他的豁达和睿智,却流芳百世。
元朝人虽然集体剃光头,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创意,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篇章,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古往今来,无数智者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他们或长发或短发或光头,但无一例外都拥有一颗豁达、包容、睿智的心。
这颗心让他们超越了外表的束缚,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与其整日为两根头发烦恼,不如用心去雕琢内在的精彩,头发终会日渐稀疏,容颜终将老去,但我们的智慧和魅力却可以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信息源:
1.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13日,杜甫白居易也曾苦于脱发困扰,咱今天来聊聊“头顶大事”|医声永流传
2.上游新闻:2018年11月8日,古人如何解决白发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