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里面的“内”,真的是指共产党吗?

彼岸紫竹 2024-04-04 12:46:03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却将“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国策,对抗日态度消极,对红军却重拳出击,连续发动五次围剿,企图将共产党及红军彻底扼杀。那么这个“内”,真的是指共产党吗?

安内究竟安谁?

实际上,“安内”这两个字,共产党还排不到在第一位。如果你摊开1934年左右的中华民国地图,蒋介石控制的面积不到1/5,注意是收税跟派官员。

你以为蒋介石当时只剩共产党这个敌人,他只要把这个内敌消灭掉,就可以专心对付外面的敌人。明明家里都已经被日本侵略这么惨,如果只剩中共,为什么不能跟他合作,一致对外?

但问题是,不是只剩中共,蒋介石当上国民党一把手之后,陆陆续续发生福建事变、两广事变、云贵独立事件,所有这些事情都摆在蒋介石桌上。

蒋介石当时北伐成功,只是一个派系的共主而已,统一了1/5中国,其他的军阀事实上还是各自为政。

其实蒋介石的安内名单上至少有七、八个大个的军阀。

了解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历史就会知道,蒋介石对国内异己猜忌太深,很长时间内把消除这些异己力量成最重要的任务。

红军当然是很可怕的敌人,而且可能是未来最可怕的。但在当时,蒋介石甚至选择让红军慢慢逃,然后沿路把云南的云南王跟贵州的贵州王都除掉,四川王也要除掉。真实世界就是如此复杂。

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个过程。

国民党内部分裂

九一八"事变前,国民党内部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反蒋浪潮。以汪精卫为中心的反蒋派,于1931年5月,在广州成立了同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国民政府,粤桂反蒋势力也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河北石友三于7月举起反蒋旗帜,起兵进攻天津。国民党内部的反蒋势力,直接威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蒋介石为集中力量对付反蒋势力,"围剿"共产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于1931年7月23日公开发布《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电》。在这篇电文中,蒋介石首次提出了"攘外应先安内"的说法。规定"攘外"是包括对付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安内"则指的是"剿共"和平定反蒋势力的"称兵作乱"两个方面。

这里的反蒋势力主要是指粤桂军阀。9月初,蒋介石暂停其对红军"围剿",集中兵力攻打反蒋势力,从而爆发了宁粤战争。

1932年3月6日,蒋介石被正式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独揽国民党军事大权。

1931年,蒋介石就是在宁粤分裂的情况下第二次被迫下野的。

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由于贵州王家烈同广东、广西暗中成立"三省互助联盟",特别是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关系更为密切。

蒋介石防备桂系之心,不在"追剿"红军之下。对冀察的宋哲元、四川的刘湘、山东的韩复渠等大小军阀,蒋介石都很不放心。还有不少地方实力派事实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综上所述,蒋介石所要"安内"的主要对象有三:一是国民党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三是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地方军阀。

如何“安内”?

对于这三种"不安"对象如何"安"法?蒋介石主张:对于国民党内部持不同政见者,采取"修明内政与整伤吏治"的方法解决;对于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由蒋介石采取唯一的手段是"剿";而对于一般反抗中央的军阀,以"剿"为主,以"抚"为辅。

例如前文提到的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联合第三党等势力,在福建发动抗日反蒋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调集陆、海、空三军进行镇压。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蒋介石对福建事变怀有刻骨仇恨,他说:"此次讨逆,名义上虽不叫剿匪,实际上完全与剿匪一样。"

此外,蒋介石还擅长“借刀杀人”,使之两败俱伤,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1936年12月蒋介石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将部队全部开往陕北前线进攻红军,并威胁张、杨,声称若违抗他的命令,则要将他们的部队分别调往福建和安徽加以改编。张、杨不论服从与否,他们的势力不是被"剿共"内战消耗殆尽,就是被蒋介石改编搞垮。

蒋介石的这一招,绝对是一招臭棋,因为正是因为张学杨被逼“缴共”,损失惨重又得不到补充,才会最终决定发动兵谏。

为什么放弃“攘外必先安内”?

那么最后,蒋介石又为什么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转而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起全面抗战了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日本在华北烧杀抢掠,造成的军事、经济、政治影响,已经动摇了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统治根基。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得民心,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3、中华民族面临外敌侵略,各地军阀放下了派系、门户之分,整个中国社会借此契机完成了“国家”、“民族”观念的塑造跟认同。

4、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分化。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东北军的张学良、西北军的杨虎城、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发生了两广事件和西安事变。

特别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国民党政府改变“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转机。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被迫停止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结语

正如笔者之前说的那样,蒋介石就是个传统、守旧的中国人,在外敌入侵、民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团结一致抗日也就罢了,还要借“攘外必先安内”的幌子搞政治斗争,如何能做中国的领袖?

2 阅读:977

评论列表

竹叶飘飘

竹叶飘飘

5
2024-04-04 22:40

[点赞]

彼岸紫竹

彼岸紫竹

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