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三星电子在MiniLED电视市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2021年第四季度,其市场份额高达86%,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然而,仅仅三年后,市场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DSCC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三星在MiniLED电视市场的排名已跌至全球第四,被中国品牌海信、TCL、小米全面超越。

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品牌在MiniLED领域的崛起,更意味着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行业观察人士向《视听圈》分析指出,中国彩电头部军团不仅在规模上形成合力,更在技术、价格和产品布局上全面施压三星。如今,单个中国品牌的MiniLED电视销量已超越三星,这无疑是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
MiniLED电视为何是中国彩电军团在“领跑”
中国品牌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完整的产业生态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技术突破:从“芯”到“屏”的全链路创新
海信凭借“芯、光、屏”的技术实力,布局业界最强的MiniLED电视产品阵容。从自研的AI画质芯片到ULEDX全场景AI计算画质平台,海信将MiniLED电视的画质标准提升到了全新高度。TCL依托华星光电实现MiniLED芯片自主可控,不断突破MiniLED电视音画视听上的品质高度。小米则借助生态链整合能力优化成本结构,以高性价比策略快速拉升销量。
其二,产业链优势:自主可控,成本碾压
与三星依赖中国厂商供应MiniLED面板不同,中国品牌如TCL、海信等已实现面板、LED芯片等在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这种“技术+产业链”的双重保障,使中国品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确保在全链条上的综合性“把控”优势。
其三,价格策略:高端技术大众化,挤压三星生存空间
中国品牌正将MiniLED技术向下渗透至5000元价位段,通过“高端技术大众化”的策略,迅速抢占中高端市场。相比之下,三星的MiniLED电视定价仍居高不下,在性价比上明显处于劣势
总结:MiniLED电视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品牌凭借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从三星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而三星的失利则源于定价策略、技术迭代和资源分配的多重失误。
韩国媒体指出,三星在MiniLED市场的表现与当年LCD产业的衰落如出一辙。过去,韩国企业主导LCD面板市场,但中国厂商通过低价策略迅速占领份额,最终迫使三星、LG退出LCD制造。如今,MiniLED市场似乎正在上演相同剧本。
未来,三星若想重拾市场话语权,必须采取更灵活的策略。一方面,需加速技术升级,补齐超大屏MiniLED的产品短板;另一方面,需平衡OLED与MiniLED的资源分配,以覆盖不同价位段需求。否则,其在高端电视市场的主导地位或将进一步削弱。
这场MiniLED市场的角逐,不仅是中国品牌崛起的缩影,更是全球彩电产业格局变迁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