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记忆|北魏泥塑佛面造像:一抹1500多年前的神秘微笑

鸿HUNG 2024-07-09 18:16:40

泥塑,人间瑰宝的模拟之美。

在艺术家的巧思之下,手作化为永恒的艺术品。

这是泥土绽放的魔力,跨越时间的洗练,传达着千年前的大地之声。

即使因残缺而不够完美,却依然撩动着灵魂的弦音。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

微微一笑很倾城

1500年的历史有多久,埋在尘土之下的佛面造像知道。

当它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只剩下一抹浅浅的微笑。

佛面上的鼻梁竖直挺拔,嘴角微微向上翘起,丰腴的面庞有点“婴儿肥”。那从容慈祥、宁静沉稳的表情上,显露出雍容大度、恬静含蓄的气质。

按照比例推算,这尊完整的佛面全长应该在40厘米到50厘米之间。如果佛像整体呈站立的姿势,它的完整身高要长达3米。

经历了1000多年的磋磨,这尊佛面上依然光滑如玉,显示出那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现在,依然能够看到它的制作工艺细腻,雕刻入微,我们也能够从那残缺的神秘微笑里,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一个时代的信号

这尊北魏泥塑佛面造像,来自1500多年前。那时的人们虔诚信佛,佛教成为从皇宫到寻常百姓家的一种信仰文化。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的洛阳城内拥有1300多座佛寺,是个不折不扣的佛国,我们所熟知的风景名胜龙门石窟就是从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

起初人们崇尚以瘦为美,佛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造像多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而随着北魏孝文帝推崇的汉化改革,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也促进了佛像汉化的风潮。

从清秀到雍容,这尊残破的国宝北魏造像,折射出了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的气势恢宏。

时代的巨浪拥趸着工匠们的大胆创新,他们在尊重佛教的前提下,用智慧让佛像不再冰冷,把人性之美传神地塑于佛面。微笑,便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佛要微笑,是因参透了人间苦而抚慰众生,是融合了儒家“仁”“爱”给众生以慈悲关怀。

它在佛陀菩萨、侍童飞天里,在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的洞窟里,更在世间参悟佛法的众生心里。

透过时间的灰尘,微笑抵达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凝望这微笑时,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信心和心灵的慰藉。

它留存着怎样的记忆

来自北魏的泥塑佛面造像,一千多年来与泥土为伴。如今当它再次破土而出时,虽然残破,却保持着那时的姿态和气韵。我们不禁会问:它留存着怎样的一段记忆?

五世纪初,北魏的建立,为连年战乱的中原大地带来了短暂的和平。统治者们正不遗余力地推崇佛教,试图通过建造寺庙宝刹来显示虔诚信仰和国力雄厚,达到统治人心的目的。

公元516年的一个清晨,一座雄伟的佛寺宝塔在北魏洛阳城奠基。历经近十年浩浩荡荡的营建工程,永宁寺塔终于完成,这座被誉为“盖世奇迹”的宏伟建筑屹立于皇城之中,气势磅礴。

从此,人心有了归属,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重拾自豪感,显露出权威正统的大国气象,成为真正融入了华夏正统文化的伟大王朝。

永宁寺塔为木质结构,高九层,根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

这个高度,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就是133.7米,如果再加上塔刹五丈,总高度将达到148米。这个高度是现存最高的木质古塔辽代应县木塔的2.2倍。

如同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终将走向没落,辉煌的建筑也最终会难逃一场浩劫。公元534年的一个雨天,狂风阵阵,大地摇撼,宏伟的永宁寺塔被雷电击中。

那无与伦比的雄姿遭遇大火,很快蔓延全塔,并持续燃烧了三个月。三千羽林军紧急救火也没能挽回高塔土崩瓦解的命运。

虽然昔日高耸入云的宝塔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所幸这尊泥塑佛面像和一些小的造像留存了下来。

北魏佛面造像,见过北魏时期最恢弘的气象,也经历过动荡的历史烟云。

即使残缺,彩绘不再,也以微笑之姿为中国佛教造像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