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选手正在比赛中
中国田径协会官方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共举办1102场马拉松赛事。与日渐庞大的赛事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赛事目前并不具备盈利能力,仍处于“赔本赚吆喝”阶段。
2015年,随着中国田径协会取消赛事审批权,马拉松赛事在国内呈现“井喷”之势——2013年39场,2015年134场,2017年1102场。
殊为可惜,除了以北京马拉松为代表的几场头部赛事之外,国内有相当数量的马拉松赛事并未赢得跑友的认可,沦为自娱自乐;所谓商业盈利,无从谈起。
打造一个成功的马拉松赛事IP,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听听跑友们怎么说吧。
反思老马,北京跑友圈里的资深老炮,参加过2009、2012、2013年三届北京马拉松。在他看来,国内马拉松尚处在初级阶段,许多赛事在专业程度上有所欠缺,尤其是针对参赛选手的保障服务。
“如果赞助的是不知名的装备、饮品和食物,它会直接拉低马拉松赛事的段位,而高段位的马拉松赛事,无论是佩戴的眼镜,还是脚下的跑鞋,都是专业的,”老马说,“事实上,包括北马在内的绝大多数马拉松赛事,补给点通常被主办方外包给各个赞助商,赞助商之间的理念不同,提供的饮料和食物良莠不齐,它们被放置在不同的补给点上,而参赛选手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哪种物品有质量保证。”
关于补给点物品是否专业,来自沈阳的80后女孩彭小轩有着同样的感受。她参加过四次全马,一次半马,其中在一次沈阳马拉松比赛中,因为食用了补给点提供的生香蕉,引发腹泻,遗憾退赛。 “因为我跑得比较慢,基本上到哪个补给点,哪里都在收摊,”小轩说,“很多参赛选手和我一样,非常业余,都是以体验跑步为乐趣的爱好者,虽然我们跑的速度很慢,但我们完全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比赛节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希望每个参赛者都能得到尊重,而不是马拉松要结束了,补给站提前收摊,我们的身体得不到能量补给。” 来自北京的rock告诉笔者,过去一年来,在他参加过的3次全马、7次半马中,无锡马拉松补给方面做得最体贴。“前半程过了5km,基本上每隔2km都会设有补给站,水和饮料被不同的颜色标识加以区分,水站比较长,位置安排比较合理。”
老马和小轩的诉求值得赛事方反思,无锡的补给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细节决定成败不可否认,每一个城市马拉松,都希望所设计的赛道能够展示城市精华的风貌和文化,但首先要保证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它应当具备的竞赛组织的功能性。当然,参赛选手的体验同样重要。赛道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42.195公里,其中蕴藏大学问。
“2017年宁夏·银川马拉松”的赛道设计一度被参赛选手诟病。来自北京的专业马拉松选手云奇告诉笔者:“那场赛事不堪回首,无树荫、无观众、无景色,简直成了‘三无’马拉松。”
正如很多跑友质疑的一样,银川马拉松的赛道设计有问题。
据云奇回忆,赛道的前半程还在银川市区,半程后,就直奔滨河新区了,选手们要途经长约10km的大桥,下了大桥,便是收费站,整个赛道因为高架桥的原因起伏不定,赛事方提供的路线图并没有任何标注,伴随着30多度的高温,选手们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难道是当地政府想让远道而来的选手参观一下正在建设中的滨河新区?”云奇说,“这样的赛道设计严重影响了专业选手的成绩,相信很多参赛选手一辈子都不会选择这样的马拉松比赛了。”
rock也认为,像2017年参加的郑开全程马拉松,从郑州跑到开封,这条笔直平坦的赛道太过枯燥,至少一半以上参赛者不喜欢这种比赛。
路标设计不规范,已经成为马拉松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无论北马、广马,还是上马、厦马,每一个马拉松赛事,都会有选手因为路标不明而中途迷路,”老马说,“如果赛事方请来专业的路标设计团队,把路标设计得再清晰一些,尤其在拐弯处,多设计几个醒目的路标,让选手在比赛中一目了然,那就完美了,我们的速度和判断也就上来了。”
在赛道设计上,小轩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有些城市的赛道会有所起伏,这是由地形地貌决定的,但要符合国际规定的标准,最好增配一些志愿者,确保不出问题,这样会更科学。”
隐患一项马拉松赛事,不论是全马,还是半马,参赛选手最在意的还是自身安全。科学合理的安保设计和后勤保障,能为马拉松选手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认同。
老马告诉笔者,伴随一场马拉松赛事,潮涌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每一位参赛选手来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个地方容易出现潮涌,一是在起跑时,3万人扎堆跑,有些专业选手为了取得出色成绩,会从人潮后面突围出来;二是在马拉松前半段的补给点处,选手们纷纷放缓脚步,选择能量补给,出现扎堆;三是移动卫生间,这是由人体生理反应决定的,在这里,很多选手不得不停下脚步。”老马说,“潮涌现象必然会引发选手之间的身体碰撞、缺氧,身体受伤在整场赛事中屡屡发生。”
2018太原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对于潮涌现象,已经参加过10场马拉松的rock总结出了一套可行方案:“马拉松运营方可以效仿‘汇跑赛事’,他们按照报名选手以往成绩的高低,从A到E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级别起跑,第一次报名参加的选手可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进行划分,通过分区域来设计起跑顺序,能够有效地避免起跑时的潮涌发生。如果赛事运营方足够专业,补给点选手扎堆问题同样可以解决,好比前面提到的无锡马拉松一样,只要志愿者足够多,水站足够长,很容易避开潮涌现象发生。”
潮涌现象引发的身体伤害在马拉松赛事里只是“冰山一角”,在漫长的赛道上,选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
老马说,“比较偏僻的路段,志愿者和医疗保障人员不足,那个时候,很多选手难免会担心意外发生。医疗保障更完善些,会让我们更踏实,因为谁都确保不了意外的出现,尤其是中老年选手,一旦出现心脏突发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事发地点恰好安排了志愿者,能及时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每个参赛选手都会为这样的赛事点赞。”
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秦皇岛马拉松比赛中,医疗和后勤支援让rock大失所望。
“比赛时,中途受伤的选手很多,最常见的受伤是抽筋或者拉伤。选手出现应急时,如果幸运的话,会有一位志愿者跑过来,拿出喷雾液桶对伤者进行简单处理。事实上,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在跑到中途过半时,身旁一位大哥,突然中暑,摔倒在地。我和其他选手在旁边等了许久,迟迟未见救护车的影子。30分钟后,医疗救护车姗姗来迟,从车上跑下来几位医疗志愿者,对昏迷大哥进行了补氧救助,幸亏发现及时,有惊无险。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躺下的人是我,该怎么办?一旦情况紧急,错过最佳救助时间,伤亡所造成的遗憾,无法挽回。”rock在电话中,声音略显激动。
此外,在人性化服务上,马拉松赛事还有待改进。
笔者的一位朋友, 6年前曾参加过一次北京半程马拉松。因为赛事保障不充分,无奈选择放弃。“那年我47岁,参加半程跑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身体,顺便观赏下沿路风景。跟着队伍一路小跑,跑到10km左右时,身体出现各种酸胀,累得摊坐在地上,当我看见前方50米处有一位年轻志愿者时,急忙呼喊他,希望能过来帮忙搀扶一下,喊了好多遍也没听见,无奈,我只能咬牙站起来,踉跄地走向志愿者。原来,他正戴着耳麦听着歌呢。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马拉松比赛了。” rock告诉笔者,“我经常前往外地参加全马,但我觉得,赛事方在选手的人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当选手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是否有志愿者前来接站(火车站、飞机场等)、是否提供方便选手出行的摆渡车、选手结束比赛后会不会增加一些腿部按摩和康复服务……这些都是选手们所希望看到的。另外,一场全马下来,一个人消耗掉至少3000大卡能量,人的身体储备糖原只能支撑1500大卡,剩下的能量通过赛道上的补给和体内脂肪的转化,比赛结束后,赛事方能否第一时间在选手的体力恢复和糖力恢复方面给予支持,也是选手们的一致诉求。”
以人为本,满足选手的身心诉求,或是马拉松赢得口碑,实现盈利的正确路径。而在当下,相当数量的赛事公司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选手们的真正诉求。职业选手跑乐玩一针见血:“现在许多马拉松赛事,动辄将几百万花在电视转播和舞台搭建上,而真正花在选手身上的钱不过几万块,时间长了,这些赛事举办方必然会被淘汰。”
“另外,好多赛事因为政府或者赞助商不懂原因,使得马拉松赛事变成了单纯的以推介城市形象、推介旅游资源的载体为目的,结果赛事方一边倒地把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如何去规划“最美”的赛道了。很多举办马拉松的城市陷入一个逻辑怪圈,政府很想要业绩,但又不想承担风险,想找一个上级领导背书,却不想出钱,政府因素对选手的赛事体验影响很大。”(文/ 金立刚)
作者介绍:金立刚,媒体工作11年,现为《中国商界》杂志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