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汉朝史:第七十三篇.
公元前99年,汉武帝一怒之下,竟把太史令司马迁扔进了大牢,还施以宫刑!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八卦一下这位历史大咖的传奇人生。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场惨烈的汉匈战争。李广的孙子李陵在战斗中,面对敌军的围攻,选择了投降。听到消息可把汉武帝气坏了,毕竟他可是个不怕死的皇帝,怎么能让一个年轻副将给坏了自己一世英名。
事情是由于公孙敖在汉武帝面前谎报李陵投降匈奴,为匈奴练兵。这一消息传回朝廷,李陵遭到满朝文武的声讨,汉武帝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群臣们纷纷站出来声讨李陵。就在这时,司马迁却像个“勇敢的骑士”,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他说:“李陵可是个好人啊,平时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讲义气,打仗的时候很拼命!”这本来是出于对李陵的同情,没想到却成了他自己的噩梦。

中国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可能没想到,自己只是个小小的太史令,竟然会触碰到权力的“雷区”。李陵的主帅正是李广利,李广利原本就是一地痞无赖,后来成了汉武帝的大舅哥,虽然一直靠着外戚身份活跃在汉匈战场上,但此人基本上没什么军事指挥才能,当年的功勋也都是靠着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帮衬,他最多能做一些帮汉武帝去大宛抓马的工作。所以名将世家出身的李陵当然看不惯李广利这种人,可惜李广利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帅偏偏就骑在李陵的头上,于是李陵成了替罪羊,而司马迁的直言不讳,直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汉武帝一听,立刻火冒三丈,认为司马迁这是在暗指李广利无能,甚至是在讽刺他自己!这可真是个“大雷区”,结果,司马迁被打入大牢,罪名是竞是“诬上”,听起来就像个“得罪了皇帝”的模糊罪名。

宫刑图
司马迁,身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官,突然被卷入这样一场权力游戏,断案的人为了讨好皇帝不会轻罚,跟他交情好的也不敢为他求情,他也没有什么官爵可抵罪。他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宫刑,要么就此了结。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果断选择了后者接受宫刑。

司马迁的宫刑是怎样熬过来的
接受宫刑的那一刻,司马迁的内心是崩溃的。他不仅失去了士大夫的身份,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让他痛苦不已,在《报任安书》写到:“肠一日而九回”,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这种刑能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不过,司马迁为完成他的《史记》,为了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的梦,他拼命忍受着。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以此为座右铭。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
司马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位小小的太史令,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了历史的轨迹,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