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行业大佬的目光比普通人是要看得更长远一点。
余承东当初的预言,含金量越来越高了!
2023年,他在中国汽车论坛上断言:“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到2030年,中国车企市场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主要玩家不会超过5家。”
如今,极越汽车的“解散风波”似乎已经成为这一预言的又一个注脚。
此外他还预测,2030年新车销量中,新能源车的占比将接近100%。
因此,看到极越这几天的状况,不少人都直言:“就新能源汽车来说,选择华为系和比亚迪系至少确保不会踩坑爆雷”
那余承东所说的“5个主要玩家”,是不是华为的四个界和小米啊?还是说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赛力斯?但也有人认为,像长城、奇瑞这种传统燃油车企发家的企业,倒不了,好歹人家还有技术积淀呢!不过万事都难说,毕竟2030年距离现在还有五年多呢,谁知道新能源又会有什么重大突破,足以杀死燃油车的大突破。
而且,极越汽车的幻灭,也不仅仅是行业的问题,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问题。2024年12月,极越汽车成为行业的焦点。尽管曾经拥有巨头加持和智能化标签,但极越的倒下并不令人意外。
- 资本断裂:极越原定下半年到账的30亿元融资被突然撤回,直接导致其资金链全面崩塌。百度和吉利对极越的支持从未真正深入,最终在市场的严酷筛选中将其“舍弃”。作为控股方,百度从2021年起对极越汽车的注资超过88亿元。然而,早前曝光的70亿元财务漏洞成为百度撤资的关键点。
- 销量低迷:极越01和07两款车型全年累计销量不足1.5万辆,平均月销量不到1300台。这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显然难以为继。
- 管理失误:从资金规划到经营方向,极越的管理层未能找到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资金被耗尽却无力回天。过去三年,极越仅融资88亿元,而造车平均成本需200亿至400亿元,其财务困境早已埋下伏笔。
从整体上来看,极越的暴雷更多的是内因,缺乏独立性和长远规划,将所有希望都压在了融资上,遇到点难事就很被动,难有翻身的可能。
夏一平与李彦宏
不过余承东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对未来汽车行业深刻洞察的总结。极越的案例正是一个生动的佐证。市场集中化趋势明显:
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步入深水区,消费者对品牌、性能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资金实力不足、技术储备不够、品牌影响力有限的企业,注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头部企业的强者恒强:
余承东明确指出:“未来能够生存下来的车企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生态整合能力。”无论是蔚来、小鹏,还是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头部企业在产品、市场和供应链整合方面,已经远远甩开了众多新势力。
极越的失败恰恰反映了这一点:没有核心竞争力,哪怕背靠百度和吉利这样的巨头,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造车是烧钱的游戏。蔚来创始人李斌曾指出,造车的成本至少需要400亿元,而极越的融资仅为88亿元,远远不足以支撑长期的研发和生产。
不倒才是怪事。
总结:余承东的预测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但问题的关键是——谁会成为那“剩下的5家”?
极越事件对其他新势力如威马、哪吒等企业提出了警告: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融资能力,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倒下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