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猜中了!短短几天,美国不仅有六代机,还突破了量子通信!

青青游子衿 2025-01-07 16:46:38

不得不说,美国的外宣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啊!

由于中国率先搞出了六代机,让美国很没有面子。

所以为了保住自己“世界第一”的名头,美国近期在科技宣传领域的操作频频刷新下限,从高调宣布B-21轰炸机是“世界首架六代机”,到西北大学在现有光纤上“突破”量子隐形传输,美国在短短几天内,凭借两项技术宣告自己已经站在了全球科技巅峰。

但真相如何呢?

六代机的闹剧:B-21真的能算战斗机?

先说六代机。

从定义上看,第六代战斗机应该具备高度隐身能力、人工智能辅助作战、自主作战能力和高超音速飞行等核心特征。

然而,美国却硬生生把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包装成了六代机,

理由大致是:技术先进+未来感十足。[捂脸]

稍微了解军事科技的人都会知道,

B-21作为轰炸机,其定位与传统战斗机毫无交集,其核心功能是进行远程战略轰炸,甚至连空战能力都没有。

把一款轰炸机套上“六代机”的帽子,美国难道是打算彻底改变战斗机的定义?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围绕“六代机”的维基百科词条在短短数天内被修改了上百次,最终的定稿才将B-21定义为全球首架六代机。这种通过修改百科内容来达成“技术领先”的宣传策略,已经远远脱离了科学讨论的范畴,而是彻底沦为一种笑柄。中国歼-20的横空出世,以及外界对中国六代机试飞的传言,显然让美国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不得不通过“定义抢跑”的方式,为自己争一个所谓的“第一”。

不过这样也好,希望三战的时候,美国及其小弟崽子们能用维基百科当武器。

量子通信突破:到底是真创新,还是噱头?

如果说六代机的闹剧已经够离谱了,那么美国西北大学所谓的“量子隐形传态突破”,更像是“旧瓶装新酒”的操作。

美国媒体近日高调宣称,这一研究团队在互联网光缆上成功实现了量子信息的隐形传输,证明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可以共存。看起来确实是个大新闻,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这项成果本质上只是一个“概念验证”。

要知道,中国在2017年“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实验中,已经实现了1200公里量子隐形传态,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最长距离记录。而美国这次实验仅限于30公里范围,更重要的是,它的技术依赖现有的光纤网络,解决的是经典通信干扰的问题。虽说这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但在整体技术高度和实际应用上,美国和中国并不在同一量级。

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做出实物并且应用了,而美国还停留在PPT当中。

中国的

美国的

这次美国高调宣传量子通信的成果,实际上掩盖了两点事实:

其一,实验成果还处于验证阶段,距离实际商用尚需很长时间;

其二,中国在量子通信工程化、应用化方面早已走在前列,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已经投入实际使用,而美国仍在实验室里打转。

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何要将一个基础性实验吹捧为“量子通信即将改变未来”?答案不言自明:美国需要证明自己依然“引领全球”,即使是暂时没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也要加以高调宣传。

美国的宣传逻辑:从焦虑到自欺

美国近年来频频在技术领域表现出一种近乎焦虑的心理状态。无论是芯片制裁,还是对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渲染,美国已经越来越将科技竞争与国家荣誉绑定在一起。这本无可厚非,但当这种竞争心理转变为盲目追求“第一”的执念,就会导致一系列荒唐行为。

美国,你为什么不自信?

实力是靠打出来的,不是靠一张嘴

从B-21到量子通信,美国在短短几天内为自己强行安上两顶“科技皇冠”,既凸显了其焦虑,也暴露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软肋。

真正的技术领先不需要通过定义、修改百科或舆论战来实现,而是靠扎实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来证明。

技术竞争,不靠嘴上功夫,而靠脚踏实地。

---

0 阅读:1
青青游子衿

青青游子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