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是如何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呢

历史不留人 2025-02-18 16:58:54

要说中苏关系为什么会破裂,这还要从赫鲁晓夫上台说起

这家伙可比斯大林可大方多了,他一上台,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拉拢中国一起稳住社会主义阵营,一口气给了咱们150多项援助项目直接把咱工业发展的 “发动机” 给装上了,还派专家手把手的教技术就怕你学不会,还慷慨地将旅顺、大连等港口归还给了我们,算是给咱们送上了一份“大礼包”,妥妥的 “铁哥们!

那会儿的中苏关系可是嘎嘎香,大家对老大哥充满了敬意。不过,再铁的铁哥们也会产生裂隙的。

赫鲁晓夫本身也不是个“全能型”的领导,他执掌苏联之后没有了斯大林时期的强硬派头,一上台就先整出个 “三和政策”,

啥意思呢?

就是要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实现美苏一起 “称霸” 世界的美梦。

所谓三和政策

就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和路线”的本质就是苏联想和老美一起瓜分统治世界。凡是依附于两国的其他国家都是小弟。为了搞这个,苏联以“老子党”自称,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都得围着苏联利益转。一定要听老大的话,甚至要求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任命也要得到苏联同意,这他娘的妥妥的苏式的霸权主义啊!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赫鲁晓夫当然也希望中国能够跟随苏联的脚步,希望我们别再搞输出革命那一套,转向和平竞争,甚至还想让咱们再台湾和印度问题上做出让步。

还不止如此,赫鲁晓夫还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上,做了高达2万多字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把斯大林批得体无完肤。在全球社会主义国家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斯大林虽然有错,但他对苏联和国际共运的贡献那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在社会主义阵营威望极高

赫鲁晓夫这么一搞,社会主义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全乱套了,从而引起社会的骚乱,匈牙利事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赫鲁晓夫的这些想法,咱们教员可不认同,都知道中国革命起步艰难,正是靠着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武装斗争,坚持自力更生才走到现在。

所以,苏联的这种做法我们是绝对不认同的,不过当时我们国家确实太穷了,也只能打打嘴仗。

不过之后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也开始出现分歧,

苏联更是不满我国提出的“走自己路”的方针,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对我国进行批判。还在1958年提出在我国领海上建立中苏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听起来就是想要我们给他当打手啊!

这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节奏,当即就被教员的言辞拒绝了,然后赫鲁晓夫亲自飞北京来解释,

但双方的“嘴炮”很快就解决了,这事就算暂时翻篇了。

不过这种分歧在1959年达到了高潮,紧接着,1958年炮击金门事件让赫鲁晓夫却气炸了。

咱解放军对金门岛国民党军进行炮击封锁,苏联这时候正想和美国搞好关系呢,觉得咱们这个举动没和他商量,是故意挑拨两大阵营关系,而且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他也希望咱们让步迁就。

我靠,要知道咱们国家对领土问题那是相当敏感的,哪能随便就让步。

再说了,咱们的外交也不用他来插手。

赫鲁晓夫一看,觉得咱不给他面子,就停止了中苏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停止了对咱核工业建设的扶持,撤回所有专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制造技术,并且在中印边境冲突的情况下转头支持印度,还不断向印度卖武器。

真是想当那个什么还想立那个什么(你懂得)

这下矛盾一下子就摆到明面上了,也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台湾海峡危机中,

苏联对美国的妥协态度,让中国感到被出卖了,对苏联的做法越来越反感。

随着两国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分歧越来越多,中苏之间的关系,最终演变成公开的论战。

最终在1969年爆发了中苏边界战争,尤其是珍宝岛事件,侵占我国领土,还对不断我国进行核威胁,导致了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

苏联原本还以为中国一清二白还会再次向他们提出援助请求,谁知识教员坚决不惯着他,直接说中国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坚决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彻底与苏联划清了界限。

其实总结起来主要就是三点

第一就是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苏联总是以老子的身份来命令我们,还想着干涉我们的主权,和我们国家的外交原则不符。

第二就是国家利益方面冲突

赫鲁晓夫的执政风格较为激进且多变,对中国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恐吓威胁不行了就想出手把你打服,给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领土带来巨大困难。

第三就是国际格局影响所致的

苏联一心想和美国缓和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对美国妥协。而中国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一直都是采取坚持斗争的态度,这就让中苏在国际上难以协调立场。

所以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想相互叠加的作用,最终才导致中苏关系的全面破裂。

1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