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刘少奇前妻谢飞被捕,5年后周总理亲自过问,才将其释放

丁一丁北 2024-10-31 22:04:38

1968年的那个寒冷冬夜,一辆警车悄然停在北京一处老式四合院门前。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卫员迅速冲进院内,将一位年过半百的妇人带走。这位妇人,就是刘少奇的前妻谢飞。作为一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她曾与刘少奇相携走过草地、爬过雪山,共同见证了革命的艰辛岁月。然而,此时的她却以"现行反革命分子"的罪名被关进监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革命老战士在文革期间蒙受不白之冤?为何周总理要亲自过问她的案件?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中,她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的?

一、红色少女的革命之路

1913年的海南岛,渔村里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渔民谢姓夫妇迎来了他们最小的孩子——琼香。这个出生在海边的女孩,从小就在海风的吹拂下成长。与当时大多数渔民家庭不同的是,谢家虽然贫困,但父亲却有着超越时代的思维。他坚持要让女儿识字读书,这在当时的渔村里是极为罕见的。

在谢家老屋的油灯下,琼香常常聆听三位哥哥讲述外面的世界。1925年,她的三个哥哥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当他们回到家中,都会带来各种进步书籍和革命思想。这些书籍在琼香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27年春天,当"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的消息传到海南岛时,当地的农会领袖遭到了血腥镇压。在这个血雨腥风的时期,14岁的琼香非但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参与到地方农民运动中去。她和农会的同志们一起,在夜色的掩护下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革命理想。

1928年,15岁的琼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的那一天,她将自己的真名"琼香"改为"谢飞",寓意着要像雄鹰一样翱翔在革命的天空。这一年,全国各地的革命形势十分低迷,能在这个时期加入党组织的,都是最坚定的革命者。

1929年,一项危险而重要的任务落在了谢飞肩上。党组织派她前往新加坡,参加南洋临时委员会的地下工作。16岁的谢飞,只身一人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路途。在新加坡,她被安排在《南洋工人报》印刷所工作。这个印刷所位于新加坡一个偏僻的街区,外表看起来是一家普通的杂货店,实际上却是共产党在南洋的秘密据点。

在这里,谢飞负责印刷和发行秘密文件。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她和同志们挤在狭小的地下室里,靠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工作到深夜。有时为了躲避英国殖民当局的搜查,他们不得不连续几天藏在密室中,只能靠着饼干和清水维持生命。

当时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当局对共产党人的打击十分严厉。谢飞和同志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经常更换住所,用暗号联络。每次转移印刷机器时,都要选在深夜,将笨重的设备分解成小件,装在水果筐里,伪装成水果小贩运送。四年的南洋地下斗争经历,让谢飞从一个青涩的少女,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

二、长征路上的巾帼英雄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将踏上长征之路。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央作出一项特殊决定:从各省委和中央机关选拔三十名女干部,组成一支特殊的女子连队。这支连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老干部、护理伤病员,同时也要承担通讯联络等重要工作。在层层选拔中,谢飞凭借着在地下工作中锻炼出的坚韧和在新加坡积累的丰富经验,成功入选这支特殊的队伍。

这支女子连队中汇集了康克清、蔡畅、刘英等多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们随军出发时,每人配发了一支手枪和二十发子弹,既是武器,也是最后保护自己的工具。谢飞被分配到担任伤病员护理的工作组,负责照料因伤病而行动不便的干部。

在翻越湘江时,敌军的炮火不断轰击渡口。谢飞和几名女战士顶着枪林弹雨,用担架转移伤员。湘江的江水被敌人的炮火染成了红色,但她们依然坚持往返数次,确保每一位伤员都安全渡江。在这次战役中,谢飞的衣服被弹片划破多处,但她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穿越湘西北时,部队遭遇了极度缺粮的困境。为了节省给养,谢飞和其他女战士们常常放弃自己的口粮,让给伤病员。她们只能靠着野菜和树皮充饥。有一次,谢飞连续三天没有进食,仍坚持照料高烧不退的伤员,直到自己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雪地里。

雪山之战是对这支女子连队最严峻的考验。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温度低至零下20度。谢飞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衣物裹住伤员,自己却只穿着单薄的军装。她们的手脚被冻得开裂流血,但依然坚持搀扶着伤员一步步向前。夜晚露营时,女战士们主动选择在帐篷外轮流值守,将有限的休息空间留给伤病员。

过草地时,谢飞负责的一位伤员因伤口感染而发高烧。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她用随身携带的仅存的几片碘酒片,捣碎后敷在伤员的伤口上。为了不让伤员的伤口接触到沼泽里的污水,她用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条,将伤员的伤口包扎得严严实实。

在这段艰苦的长征岁月中,谢飞和姐妹们不仅要照顾伤病员,还要承担通讯联络的任务。她们将重要文件缝在衣服里,在敌人的封锁线中穿梭。白天行军,晚上还要为伤员洗衣、打饭、换药。这支特殊的女子连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红军女战士的刚强意志。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恶劣环境的影响,谢飞和许多女战士一样落下了终身的病痛。极度的体力消耗和营养不良,使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现了严重的妇科疾病。这些伤痛伴随着她们度过了往后的岁月,成为她们对革命的特殊贡献。

三、与刘少奇的革命婚姻

1936年初春,陕北延安。在一次中央领导的工作会议上,邓颖超注意到了这位在长征中表现突出的女战士谢飞。当时的刘少奇正处于丧妻之后的艰难时期,既要处理繁重的党务工作,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刘爱琴。邓颖超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为两人牵线搭桥。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邓颖超邀请谢飞到她在杨家岭的窑洞喝茶。席间,她向谢飞介绍了刘少奇的情况,并询问谢飞的想法。谢飞表示愿意接受组织的安排。几天后,在周恩来夫妇的窑洞里,谢飞与刘少奇第一次见面。这次会面简短而庄重,双方都没有过多交谈。

1937年春,在组织的见证下,刘少奇与谢飞在延安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礼没有任何排场,只是在一间普通的窑洞里,摆了几张简陋的桌椅,请来几位要好的同志吃了一顿便饭。婚后,夫妻二人搬进了延安南泥湾的一孔土窑洞。窑洞里的陈设极其简单:两张木板床,一张旧桌子,几把破椅子,墙上挂着一盏煤油灯。

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当时只有六岁。谢飞接过照顾孩子的重任,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关心她。每天早上,谢飞都要起得很早,先为刘爱琴梳头、穿衣,然后送她去托儿所。晚上下班后,还要辅导她做功课。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谢飞省吃俭用,把自己的布票攒下来,给刘爱琴做新衣服。

1938年冬天,延安遭遇了罕见的严寒。窑洞里漏风漏雨,刘爱琴患上了重感冒。当时延安医疗条件有限,谢飞四处打听土方,用野菜和草药给孩子煎药。她整夜守在刘爱琴床前,用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取暖。经过精心照料,刘爱琴的病情终于好转。

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刘少奇经常要到各个基层单位去作报告和调研,常常十天半月不能回家。谢飞既要照顾家庭,还要参加机关的各项学习活动。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把家务料理完,然后赶到机关参加学习。晚上回来后,还要在煤油灯下誊写笔记,准备第二天的学习讨论。

1939年底,谢飞在延安生下了一个女儿。但由于长征时期落下的身体病根,加上延安艰苦的生活条件,这个女儿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谢飞更加珍惜与刘爱琴的感情,把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这个继女身上。

这段婚姻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三年,但谢飞始终坚持着革命伴侣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要照顾好家庭,使刘少奇能够专心工作,还要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她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每当有同志到访,她总是将仅有的几个窝头分给大家,自己则以稀粥充饥。

四、新中国建设的见证者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谢飞作为妇女界代表出席了开国大典。这位经历过长征、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在随后的全国妇联筹备会议上,谢飞被选为全国妇联常务委员,负责妇女解放运动的相关工作。

1950年春,谢飞受命前往华东地区,参与指导当地的土地改革和妇女运动。在江苏农村,她走访了数十个乡镇,深入了解农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谢飞遇到了一位被地主霸占多年的妇女。通过土改工作组的帮助,这位妇女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还分到了自己的土地。谢飞亲自参与了这起案件的处理,并将这次经历编入了《妇女工作手册》,作为基层干部的参考材料。

1951年,谢飞调任全国妇联组织部。在这个岗位上,她致力于培养女干部,建立健全各级妇女组织。她提出了"送学下乡"的计划,组织城市知识女性到农村教授文化知识。在她的推动下,全国建立起了数百所妇女识字班和技术培训班。同年冬天,她带队前往东北,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考察当地的纺织厂,了解女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

1953年,谢飞参与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实施细则。她特别关注农村妇女的婚姻自主权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她发现许多地区仍存在买卖婚姻的陋习。为此,她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并亲自到基层作报告,宣传新婚姻法的意义。

1954年,谢飞被任命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她开始关注妇女就业问题,提出要为女工建立托儿所。在她的建议下,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工厂托儿所,解决了许多女工的后顾之忧。这一模式很快在全国推广,成为支持妇女就业的重要举措。

1956年,谢飞参与组织了首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会上,她作了关于提高妇女政治地位的专题报告。她提出要培养女性干部,提高妇女在各级政权机关中的比例。在她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培养女干部的热潮,一大批优秀女性走上了领导岗位。

1957年,谢飞开始关注女性健康问题。她带领调查组深入农村,了解妇女卫生保健状况。在她的建议下,各地开始培训乡村接生员,建立妇幼保健站。她还推动建立了全国首个妇女病防治网络,使很多贫困地区的妇女获得了基本医疗保障。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谢飞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她多次向上级反映基层妇女的真实情况,指出一些地方盲目追求高指标给妇女带来的困难。她提出要根据妇女的特点安排生产劳动,反对不切实际的任务分配。

至1959年,谢飞已经在妇联工作整整十年。在这期间,她见证了中国妇女地位的巨大变化,也为这一历史进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始终保持着革命时期的朴素作风,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妇女群众的真实需求,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五、晚年生活与革命精神的传承

1960年,谢飞因长期积劳成疾,被组织安排到北京疗养。在此期间,她开始整理自己的革命经历,为党史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出贡献。她将自己在新加坡参加革命活动的经历、长征途中的见闻以及解放后参与妇女工作的经验,都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1962年春,身体稍有好转的谢飞主动请缨,参与了北京市老干部工作站的筹建工作。她提出要关注离退休干部的生活需求,特别是那些参加过长征的女同志们的特殊困难。在她的建议下,工作站专门设立了医疗保健科,为老同志提供定期体检和医疗服务。

1963年,谢飞开始在中央党校为青年干部讲授革命历史课程。她将自己在新加坡从事地下工作的经历、长征途中的艰苦岁月,以及建国后参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经验,都融入到教学中。她特别强调要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要让年轻一代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1964年,谢飞参与组织了一次长征老战士座谈会。会上,她和其他女战士回忆了当年女子独立团的故事。她详细讲述了在过雪山时如何照顾伤病员,在过草地时如何互帮互助的事迹。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后来被整理成文字资料,成为研究红军长征史的重要参考。

1965年,已经年过花甲的谢飞仍然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经常到北京的中小学校讲述革命故事,向青少年传播革命传统。在一次讲座中,她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长征纪念品:一个破旧的水壶和一条绣着红五星的手帕,这些实物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

1966年初,谢飞着手编写《长征女战士回忆录》。她走访了多位幸存的女战士,收集整理她们的口述资料。这项工作虽然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中断,但她收集的大量史料为后人研究长征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谢飞依然坚持为党的历史资料工作作贡献。她将自己保存的重要历史文件和照片整理成册,并写下详细的注释说明。这些资料后来成为研究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档案。

1975年,已经年逾古稀的谢飞被安排到干部休养所静养。在这里,她开始写作自己的革命回忆录。她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下自己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76年,谢飞将自己珍藏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些文物包括她在新加坡时使用的地下联络证件、长征途中的行军地图、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作笔记等,都成为了见证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实物。她还为这些文物写下了详细的说明文字,记录了每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0 阅读:23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