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从来不是家电企业的“心头大患”

家电圈 2024-12-28 09:52:57

内卷,对于家电企业来说,不过就是“商业竞争+市场洗牌”的另一种玩法。无非是:要么被动参与内卷,要么主动发起内卷,要么成为内卷的胜出者,要么成为内卷的出局者。在家电圈看来,内卷从来都不是家电厂商们的“心头大患”。

文剑||撰写

内卷、拼命卷、持续卷、敢于卷、继续卷……对于市场上的众多家电企业来说,这些从来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一方面,所谓的“破除内卷”,就是一道典型的伪命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之下,所有家电企业可以选择的道路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极少。要么是被内卷,要么是发起内卷,想要跳出内卷,没门。那就只能出局。

另一方面,一个已经走向成熟的行业,面对白热化的市场争夺,以及巨头化和寡头化的品牌格局,所有企业没有什么“乘风而行、逆风向上”,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提升产品力、提高经营效率、找到目标用户、把握每天的机会,躬耕不辍。

在过去30多年家电产业全面市场化引爆中,以海尔、美的、格力、长虹、海信、TCL、奥克斯、康佳、创维为代表的一大批家电企业,都是从一轮轮的市场大战和市场洗牌过程中成长起来,通过突破天花板、卷掉同行,最终才构建了竞争实力和行业地位。从规模大小的角度来看,家电市场过去30多年的“全行业性内卷”战役至少打了有6、7场;小规模的“品类内卷、渠道内卷”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并开火。这没有什么“奇怪”和“不解”的。

就拿2024年9月开始实施的家电“国补”政策来说,这也是家电产业新一轮的“内卷”起点。由于政策在2024年底结束后,还会于2025年全年实施,这就意味着,这一轮的家电“国补”政策引发的市场内卷,周期不会短,关键是力度会很大:

一是,一些没有家电“国补”资格,也没有产品或渠道可以参与的家电企业,就属于被率先内卷的群体,面临出局境地;二是,一批在“国补”政策下,缺少产品力和品牌力,以及差异化营销能力的企业,抢不过同行、抢不到蛋糕,也面临“被内卷”的风险;三是,家电“国补”政策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护身符”,一些想通过套补骗补而不是好产品好服务赢得用户的家电企业,也会在内卷中退出。

这一轮又一轮的内卷,在家电圈看来,不只是催生一大批在全球具备竞争力的家电企业和品牌,更为重要是推高了中国家电产业的竞争门槛,夯实了中国家电产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更让中国企业在内卷中淘汰了一大批的全球性同行和企业,最终成就当前中国家电产业的世界性竞争实力和地位。可以说,内卷从来不是家电企业们的“心头大患”,而是“强者更强”的助推器。

那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家电企业的最害怕、最担心,也是最应该破解的难题,又是什么?那就是“经营用户”的战略目标和手段策略可以落地和实践,并获得更多家电渠道商的支持与响应。

第一步,利用内卷的商战环境,找到快速直达用户、影响用户,改变更多家庭和用户生活方式、引领并开启多样化消费潮流的手段;第二步,加快经营效率、经营质量的改善与提升,通过厂商联手加速“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经营用户价值”等落地生根。

目前,摆在家电企业面前的挑战就一个,或者说“心头大患”就是如何搞定更多的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变成自家的用户,从而探索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经营服务模式。从此彻底改变困扰家电厂商多年的“一锤子买卖”逻辑,跃升为“持续性交易”的模式。真正让用户变成企业最核心的资产,而不是渠道、营销和服务等辅助手段和工具喧宾夺主。

聚焦这一目标,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说难不难,但在很多家电企业员工看来却不只是“万事开头难”,而是推进转型与变革的过程和道路过于漫长,必须要解决好“短期的生存吃饭问题”,才能实现“长期梦想与伟大理想的落地”。

困难还在于:一大批的家电企业负责人,都知道转型直达用户的作用,但受制于企业发展经营30多年、40多年的惯性,以及组织架构、经营业绩考核,还有团队的认知、合作伙伴的能力等因素,很多转型投入往往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基础上,一旦半年不见效马上就会收缩。前进三步后退两步,困扰着一批家电企业的经营团队,这就是一张“无形的天花板”。

既要活下去,还要活出彩,更要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所有家电企业的面前,家电圈认为,内卷不是坏事,相反可以加速倒逼一些家电企业的转型、探索与变革。所以,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推动家电企业解决“心头大患”。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0 阅读:0
家电圈

家电圈

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