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再不IPO才离谱

汽车骷线 2025-02-21 06:14:09

四大任务,上市为首;出口无双,但存隐忧。

作 者 | 夏 舞

责 编 | 林 东

出 品 | 汽车K线

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一哥——奇瑞汽车,竟然还没上市。这是尹同跃的遗憾,也是芜湖和安徽的遗憾。毕竟,去年奇瑞的进步有目共睹。

2024年,奇瑞控股集团累计销售260.39万辆,创公司年销量历史新高;同时营收首次达到4800亿元,年内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12月单月新能源销量首破10万辆。

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看,奇瑞控股在2024年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销量上力压广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排在长安汽车之后,位居第6。

2025开年首月,奇瑞控股销售22.43万辆,同比增长10.3%,在《汽车K线》统计的1月18家主要(上市)车企集团销量中保持第6,紧追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

然而,“小草房”精神指引下的奇瑞汽车,面对创造历史的突破性成绩,却时常充满忧患意识。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当下已非逆水行舟之势,而是瀑布中前行,一旦停下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2月11日,奇瑞集团暨股份公司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如是说。

捷途大涨,星途和iCAR差强人意

事实确实如此,在激烈的市场洪流中,谁都不能说自己已成功上岸。未开年即打响的价格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弥漫开来。

奇瑞集团也于2月8日宣布旗下四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和iCAR同步开启“国民价”优惠;而其与华为合作的智界S7,也推出了“3年0息5年低息”的金融政策刺激销量。

今年1月,奇瑞五大主力乘用车品牌中,奇瑞销售12.95万辆,星途销售5804辆,捷途销售5.82万辆,iCAR品牌销售7853辆,智界销售1.3万辆。

在这一销量构成中,主品牌奇瑞和高端品牌星途同比出现下滑,尤其是星途,同比下滑35%;而捷途品牌上涨35%,单骑救主。

2025年,奇瑞汽车的经营目标是“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五大乘用车品牌需要各司其职。

目前来看,星途品牌今年1月销量为近一年来最低,环比甚至腰斩。虽然旗下车型不少,但约七成销量来自瑶光C-DM、星纪元ET、星纪元ES“三剑客”。

作为奇瑞的高端品牌,与定位类似的吉利领克相比,星途还有很大市场提升空间。

同时,作为奇瑞“经济特区”的iCAR品牌,旗下iCAR V23恐怕还没有实现尹同跃“成为爆款、卖遍全球”的FLAG。

经历过退订风波的iCAR V23,可能尚需时日,才能得到年轻消费者的信赖。

如今,原奇瑞新能源首席产品规划官苏峻,正式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成为该品牌的“一把手”,也让外界对这一品牌有了更多期待。

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CAR品牌的成功与否,深切关系着奇瑞的新能源转型。

2024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售58.36万辆,约占集团销量的22%;今年1月,奇瑞新能源汽车销售5.69万辆,集团占比约25%。

相较之下,吉利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超过40%,今年1月更是超过45%;更不用提全面新能源化的比亚迪。

相对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上量的iCAR品牌,责无旁贷。

因此,奇瑞在不断创造历史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短板,例如高端品牌受阻,新能源转型滞后。而这,或许也是让集团掌门人尹同跃深感“在瀑布中前行”的原因之一。

此外,主品牌奇瑞如何巩固基本盘,智界能否大规模上量,也成为奇瑞2025年的重要看点。

首要任务:上市

同样在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尹同跃提出,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业上市、年度经营目标、关键能力提升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四大任务,实施品牌、全面国际化、管理和文化四大变革。

企业上市,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2025年1月,奇瑞控股获得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青岛城投集团、IDG资本、火眼投资等,这可能是在为IPO铺路;而2024年亮眼的经营业绩,也奠定了奇瑞登陆资本市场的扎实基础,使其更容易获得高估值。

20多年来,因股份制改革、关联交易、借壳、混改等多方面原因,奇瑞上市计划屡被搁浅。2025年,这一集团首要任务,应该志在必得。

在新能源、智能化上兑现“不客气”,叠加一贯的强势出口,尹同跃带领他的奇瑞汽车,已经为IPO做好了充足准备。与此同时,尹同跃还提出,要提升匹配万亿规模的干部、组织、体系等关键能力。

奇瑞将2025年,看作是上市、智能化、卓越管理的“三个元年”。

然而,不论是从今年整体的经济形势,还是AI概念的火爆来看,传统车企奇瑞仿佛已经快要错过最佳上市时期。IPO,必须速战速决。

出口暗藏隐忧

提到出口,奇瑞作为中国品牌出口第一的车企,最有发言权。

正如前文提及,2024年,奇瑞出口114.46万辆,创造中国车企出口新纪录;中汽协数据显示,奇瑞出口占当期总出口量的19.5%!

也就是说,中国每出口五辆车,就有一辆是奇瑞!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奇瑞出口8.1万辆,占总出口量的17.2%,同比却出现10.3%下降;而第二位的比亚迪来势汹汹,出口7万辆,同比增长91.5%。

奇瑞在出口方面的地位和优势,似乎正在被慢慢蚕食;国内的老对手们,也已经在国际市场虎视眈眈。

比亚迪巴西建厂,吉利和雷诺计划在巴西联合生产和销售电动和低排放汽车……

同时,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国际经济贸易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并有可能在4月2日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

再者,俄罗斯和南美是奇瑞主要出口市场,可近期,俄罗斯市场传来不利消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2月5日,俄工业和贸易部长阿里汉诺夫在国务会议上说,三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俄需要对进口汽车进行更严格的认证,特别是合规性检查。

阿里汉诺夫还表示,需要阻止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据过大份额。

据俄汽车行业分析机构Autostat统计,中国汽车品牌在俄市占率从2021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24年的超过60%。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在俄罗斯品牌销量中,本土品牌拉达以43.9万辆排名第一,其次是哈弗19.15万辆,奇瑞15.79万辆,吉利14.99万辆。不过,若加上JAECOO、欧萌达和捷途,奇瑞在俄罗斯市场的销量仅次于拉达。

俄罗斯这一政策动向,对包括奇瑞在内的中国车企而言,无异晴天霹雳。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欧洲与日韩汽车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之际,中国品牌迅速补位,但这一局面恐怕很快将被“收紧”的政策打破。

作为奇瑞控股销量版图中举足轻重的板块(2024年占比约44%),出口不容有失。如今俄罗斯收紧,南美出现中国老对手,奇瑞必须做出应对之策。

Views of AutosKline:

中国汽车企业中,奇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20年IPO求而不得,如今将奋力一搏。其次,高端化、新能源转型、出口,乃至智驾,奇瑞都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伴随比亚迪亮出“天神之眼”,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吉利的星睿大模型也箭在弦上……中国汽车行业的智驾战,已然打响。

尹同跃也在大会上提出,要推进智驾、三电、芯片、AI等关键领域技术实现突破;要有迎战一切价格战、技术战的能力,加速推进高阶智驾等关键技术覆盖所有车型,推动油电同价、油电同质,并做到更好。

汽车行业的竞争,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和高度。

奇瑞站上资本市场的舞台,也有利于其解决目前的短板。诚然,瀑布中前行,需要更多坚实的抓手。

0 阅读:0
汽车骷线

汽车骷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