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古城图志

草根爱练剑 2024-11-01 15:16:35

资讯来自网络;百年城垣图志 广东

祁县,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是晋商故里,晋商文化和万里茶道的发源地,

山西祁县城墙下的日本侵略者

春秋时,祁地属晋,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有名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他的城邑在今祁县的古县镇下古县村。公元前514年,祁奚的孙子祁盈因故被杀,食邑随之没收。晋分祁奚之田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部分。祁县的境地,基本上是从那时候确定的。战国时期,祁地属赵国。秦代,祁地属太原郡。西汉初,置祁县。祁县城今晋中市祁县昭馀镇(2001年初,撤销城关乡,并入城镇,更名为昭馀镇);始建于北魏。古城东西稍长(约850米),南北略短(约700米)呈长方形,周长约三公里。祁县在城池的东南方向缺一角,整座城池形同古代官吏所戴的纱帽,故有“纱帽城”之说。旧有砖城墙,外设护城河,河堤两岸遍植柳树。设城门四座,均有匾额,东曰:“瞻凤”,西曰:“挹汾”,北曰:“拱辰”,南曰:“凭麓”

老城旧时城墙砖砌到顶,外筑护城河,设四道城门,被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县城城墙存两段城墙夯土遗存,其余荡然无存。

晋中祁县的城墙简化图

1940年左右的祁县地标建筑魁星楼

0 阅读:22

草根爱练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