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草根春秋》汾中学习暨文化革命六下乡支农劳动

草根爱练剑 2024-10-29 15:43:36

“锄禾日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差不多人人都知道,脍炙人口的唐诗。诗中道出了盘中餐来的辛苦不容易。如果不是来自农村,从来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没有经历过农民春种秋收艰苦的劳作,是体验不到这首唐诗描写的真实境界以及真正含义的。

在汾中学校上学的时候,参加了几次学校组织的下乡支援农业生产活动,使我们同学们接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我们关于农业方面的一些知识。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密切了与农村农民的关系,使我们同学们获益匪浅,是一场一举三得的活动。

记得第一次下乡参加支援农业生产劳动是在20世纪1965年的秋天,地点是前庄化村。前庄化村就在峪道河下来庄化桥的旁边,村庄不大,土地分布在太汾公路两边,那时候那里的水利资源非常丰富,地里面星罗棋布,星星点点分布着许多浅浅的水井,清澈透明,甘甜怡人,劳动间隙口渴了,用手捧起来就能够喝上清澈甘甜的泉水。

那时候据老乡们讲,那里的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系属于浅表层水,从地面打下不到一丈深,插上一根竹管,清澈透明的水就潺潺潺地流出来了,真正是一个地肥水美的富裕村庄。

那时候就流传着说;刘村,庄化,峪道河,是汾阳的小江南。深得汾阳其他地方人们的羡慕嫉妒恨。

农村的人们大都淳朴善良,那里的人们对我们关爱有加,照顾得热情周到。记得好像我们是在前庄化的学校住,村里面立的集体灶,吃得比在学校还好,其实,我们劳动就是帮助收割一下玉米,或者摘棉花一类等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还有一次下乡劳动是在汾阳城东北方向大约15华里的东雷家堡,东雷家堡属于汾阳肖家庄公社,是一个两千多人口的大村大队,村里以曹姓人口最多,曹姓还是该村以前的望族大户,祖上曾经人才辈出,而且还出现了明朝汾阳永和、成庆王府的四位郡马爷,攀龙附凤。

据说在该村西北约二里的地方,还曾经有一座郡马公园,里面楼台亭阁,还有大戏台。好像听说1924年还在那里唱过皮影戏,可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无影无踪,烟消云散了。

东雷家堡属于小冲积平原,文峪河从村旁而过,地肥水美,是一个粮棉混合产区。我们在那里参加支农劳动,大部分也是帮助收割玉米,摘棉花等等。

在东雷家堡参加支农劳动的时候,已经是1966年的秋天了,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沸腾的校园里,已经安放不下一支平静的课桌了,学校里早就不上课了,当时在这个背景下,学校安排了各年级学生们分赴各地参加支援农业生产劳动。

记得在参加劳动的中间,我们还接学校通知,要全体同学回学校,原因是那时候遇到同学们的重大喜事;请毛泽东语录本。

那时候对于购买毛泽东的书籍,画像,以及林彪的画像等等不能说买,一定得说请。而且刚开始毛泽东语录本,非常稀缺,一般根本请不上。所以,一接到通知,同学们就赶忙回学校去请。

记得是下午回的学校,秋天的太阳虽然已经不太热了,可是下午迎着明晃晃的阳光向西去,天气还是非常燥热的,走的同学们都是一身汗水,但同学们全然不顾,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地唱着那时候流行的革命歌曲,回到了学校,每人请到了一本红彤彤的毛泽东语录本,也就是那时候所说的红宝书。

32开,正好装在衣服兜里,同学们一个个都是美滋滋的。请下毛泽东语录本以后,又回到了东雷家堡参加了几天劳动才又结束支农劳动回到学校。

还有一次是在汾阳西南方向五里的洪南社村参加了一次支农劳动。洪南社有一个在全国好多地方比较有名的癫痫医院,收治各地的癫痫羊痫风患者。至于在哪里参加支农劳动是记得不太清楚了。

倒是后来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洪南社帮助找到了一个洪洞县在那里看病的叫韩三明孩子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后面有文章专门介绍)

还有一次下乡支农劳动记忆比较深刻的地方是;汾阳栗家庄公社芦家庄大队,芦家庄大队在汾阳城西南方向十五华里的地方,旧时以前称新安堡,在明朝初期汾州府庆成王的时候,有一户姓芦人家的姑娘嫁给了庆成王子孙,因此,改为了芦家庄。

时间已经到了1967年的夏天了,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差不多开始已经一年多了,那一次参加支农劳动是由我们的体育老师冯育孔老师带队,冯老师一米九以上身材,黝黑的皮肤,强壮的体格,深得同学们喜爱。

那一次支农劳动是夏天,帮助老乡们收割小麦,刚开始是在地里帮助割小麦,地里小麦收割完以后,又帮助老乡们在打麦场上用电动脱粒机脱小麦。白天晚上轮流上班脱小麦,记得那时候干活非常卖力气,同学们大多是不怕苦,不怕累,在打麦场上分工合作,有抱麦垛往脱粒机跟前送的,有在脱粒机口上操作的,还有在脱粒机前面打捋小麦的,总之干得热火朝天,特别是冯老师更是身大力不亏,揪起那个麦垛,在他手里好像就像扔一片纸什么的,一扬胳膊,一个麦捆就轻飘飘地过来了。我们同学们跟着冯老师劳动,感觉非常带劲。

记得有一天晚上用电动脱粒机脱小麦出现了的一个可怕情况;打谷场正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隆隆,大家伙正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危险可怕的场面,脱粒机突然间飞车了,只见到飞车了的脱粒机轰隆隆轰隆隆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而且颤抖跳动的厉害,脱粒机肚子里的尘土麦粒全都振动的飞了出来,遮天蔽日,昏黄一片,连灯光都看不清了,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震得大家伙耳朵都什么也听不到了,同学们都吓得不知所措尖叫起来。

冯老师也没有见过这个场面,但他还是比较冷静,急忙吩咐在电闸附近的同学,赶紧拉了电闸,不大一会儿轰隆隆轰隆隆颤抖跳动的脱粒机才慢慢地安静下来,一场突然到来的虚惊也过去了。

原来是脱粒机上的电动机因为电路,电流等等原因造成了电动机转速升高,速度超过了原来电动机设置的最高转速而引起了电动机飞车,从而带动了脱粒机的飞车现象,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场面,回想起来那个场面是非常吓人的。

在芦家庄支农劳动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至今想起来,还是令人回味无穷,一件突然事故,使我吃上了人间美味;馿肉。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天上龙肉,地上馿肉,谓之于天上人间美味佳肴。

支农劳动又不过年过节,怎么还能够吃上人间美味馿肉呢?听我慢慢道来;原来我们下乡参加支农劳动的芦家庄地处于汾阳平原丘陵区混合处,地下水位非常之深,和以前下乡劳动过的前庄化村正好相反,人家前庄化村地下水位非常之浅,打下不到一丈,清澈的泉水就会潺潺潺地自动流出来,而芦家庄却是水位深,那时候我们曾经帮助那里的老乡们挑过水,水井是用旧式那个木头辘辘把绞水的,曾记得那个辘辘把个头硕大,上面的绳子还是厚厚的几大圈,放开辘辘以后,好半天才能听到水桶落在水面的声音,可想而知那个水井是有多么深的了。

出事故的毛驴,是在村外边一个浇地的水井上,那个水井,也是非常之深,村庄里有一些菜地,需要经常浇水,于是就安装了一个水车,每天就套上毛驴转圈往上车水灌溉菜地蔬菜,有一天,不知道是井台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毛驴车水的时候,突然之间,井台坍塌了下去,毛驴水车也一并掉在了深深的井里。幸亏当时井台上没有人,要不损失就更大了。

毛驴转圈往上车水灌溉菜地蔬菜

后来,老乡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将掉在水井里的毛驴和水车打捞上来,但是,那个可怜的毛驴却上了天堂了,于是我们就吃上了天上人间的美味佳肴;馿肉。尽管那个所谓的天上人间美味佳肴馿肉,吃起来也不是那么太好吃,但是,那些个事情回想起来,还是令人回味无穷,感慨一番的。

总之,那时候下乡参加支农生产劳动,不仅帮助老乡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历练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各方面的一些知识,并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后来的人生工作中也有所启发,有所借鉴。使我们同学们从下乡支农劳动中获益匪浅。

0 阅读:1

草根爱练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