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古代史,一直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与这一切有关的便是战争。
只要是战争的地方,那自然少不了优秀的将领。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史上接连涌现出无数名将,其中一共有四位,可以说是真正的千古名帅,这四人都是谁呢?
首先第一位就是有许多荣誉称号在身的韩信,除了“兵仙”,他还有“兵家四圣”、“汉初三杰”等称号。
这就是集众多美名于一身的韩信,只不过他的结局不太好。
说起来也是非常奇怪,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韩信是跟谁学习的兵法,所以许多人猜测,他应该是通过《孙子兵法》自学成材的。
不管怎么样吧,我们不得不承认,韩信是我国古代上一个非常耀眼的军事指挥天才,他的能力宛如开挂一般,让人赞叹的同时又不禁有些好奇。
虽然别人看不透韩信,但是人家很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厉害,所以韩信就到项羽手下找表现机会去了。
人家项羽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曾是楚国最后的军事大才项燕,所以凭借这些自带的条件,人家项羽手下有许多能人。
项羽感觉自己也挺厉害的,所以根本没人会信一个没打过仗的穷小子是军事天才,于是韩信辞职来到了刘邦手下。
虽然刘邦这个人打仗不如项羽,但人家毕竟是老板,也是瞧不起穷小子韩信。
不过和项羽那边不同的是,人家刘邦手下有识大才之人,比如韩信的贵人萧何。
在听了几次韩信的战事分析报告后,萧何瞬间感觉他就是孙膑重新现世。
这么好的人才自然不能让他轻易跑了,于是萧何向刘邦提议给他封个大将军吧,而且还得举办隆重的典礼。
刘邦听后整个脸上都写满了问号:“究竟什么样的人,会让爱情如此厚爱?”于是韩信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当上了大将军。
这么来看的话,韩信有点像小说男主角,但事实就是如此。
韩信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抗秦、灭魏、破赵以及最后打败最强大的对手项羽,韩信都在其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指挥艺术。
虽然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依旧可能会成功,但应该会晚上好几年。
但是非常可惜啊,韩信没有政治眼光,这就注定了他最后的结局。
由于军功卓著,韩信有时候有点狂傲,甚至还敢在刘邦面前装,如此经历,最后自然逃脱不了汉朝的制裁。
一个名将想要建功立业虽然比较难,但和能得到善终比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第二位便是唐朝名将李靖,其实“托塔李天王”的称号是后人给他安排的,也就是刻意将他神化了。
唐朝名将有那么多,那为何李靖获得了这份殊荣?这自然与他的传奇经历有关。
受家族影响,李靖从小就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的舅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传言此人十三岁的时候生擒过一只大老虎。
那时候年少的李靖经常和舅舅一起讨论兵法,韩擒虎也是非常惊讶,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韩擒虎那时候对李靖的评价是:“能有资格和我一起探讨孙武等人兵法的,只有我的大外甥李靖。”
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碌碌无为。
李靖虽然这么有才能,但他在隋朝并不吃香,而且官职一直很低,不过名声非常响亮。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靖跟随李渊打突厥。
这时候的李渊还没起兵反抗隋朝呢,但是许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接连选择起义。
在宝贝儿子李世民的蛊惑下,李渊也开始招兵买马,为以后的起义做准备。
如此行为十有八九也是起义,于是李靖想去告诉隋炀帝李渊要反,但因为各地混乱不堪,李靖只能一拖再拖,直到李渊正式起义,李靖也没告密成功。
事情都发展这种地步了,李靖告他也是没用,而且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于是李靖跟着李渊开启了南征北战之旅,由于帮助灭掉了强大的南梁势力,李渊逐渐开始重用李靖,之后将岭南的任务交给了他。
其实这个地方并不怎么需要打仗,只需要安抚好当地的百姓就可以了。
但因为位置偏僻,一路上凶多吉少,所以根本没人愿意领兵来。李靖能接下这份任务,足以体现其忠心耿耿。
李靖的军功简单来说就是,向南定吴会,向西破吐谷浑,向北扫突厥。
只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李靖最后没能向东征高丽。
当时李靖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李世民更是亲自去看望他。
看完李靖,李世民顺带着要去攻打高丽,所以他问李靖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靖也毫不遮掩,他给出的建议是等自己病情好转后,跟着大哥李世民一起出征,只可惜没被同意。
白起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和韩信一样有着许多让其他将领羡慕的美称,比如“杀神”、“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等。
虽然战国时代名将辈出,但许多人觉得,白起才是这些名将中翘楚的存在。
韩信的贵人是萧何,白起的贵人则是大秦宣太后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
在魏冉的推荐下,白起成功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他也由此开启了自己“杀神”之旅。
有战争就有牺牲,死在白起手中的士兵不在少数,被他拿下的城池非常多。
刚出道的时候,白起主要是攻打韩国和魏国,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就是打败了韩魏联军,一共歼灭了二十多万敌人,并拿下了六座城池。
把这两个国家欺负得差不多后,白起就去攻打实力比较强的楚国了。
在著名的鄢郢之战中,面对楚军顽抗坚守城池的局面,白起直接从天上调来了水,造成无数楚军被淹死,城市自然也就攻破了。
之后白起还率兵攻占了楚国首都郢都,许多楚先王的陵墓都被秦军烧毁了,后来又有许多城池被秦军攻下。
经此一役后,大秦名将白起正式被封为武安君。
欺负完楚国后,白起又掉头去打韩魏了,而且这次还多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赵国,之后便有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据史书记载,长平一战共有40多万赵国人被坑杀,针对这个数目后人产生了质疑。
因为就那时候的兵力来说,一战派出四十万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有十万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而且被坑杀的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平民百姓,所以有人估计,实际数目最多也就十万。
不管多少吧,这次战役直接把赵国打得异常虚弱,为他们的最后结局埋下了无穷隐患。
军功虽然这么多,但白起和韩信一样都是没有政治眼光的、还有非常主要的一点,白起和宰相范雎有仇似的,两人看谁也不顺眼。
一有机会就告状,有一次范雎成功抓到了机会。
面对白起假装称病不愿意带兵打仗的做法,范雎一直在秦王那里说坏话,本来不说还好,这一说直接把秦王刺激坏了。
虽然有点不舍,但秦王还是决定赐死白起,于是一把剑直接送了过去,最后白起自刎归天。
对于第四位出场的陈庆之,许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我国伟人毛主席非常喜欢他的故事,而且给出了评价:“每读此传,为之神往。”
陈庆之生活的年代是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就跟战国时期差不了太多,陈庆之就是这段乱世的顶尖名将。
陈庆之一生征战无数,其中大多时候都是在与实力强大的北魏交战,比如征战涡阳就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战役。
北魏虽然也挺强大,但面对指挥有序的陈庆之,大多数也都是打败仗。陈庆之由此深受梁武帝重用。
陈庆之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将帅,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指挥能力和艺术,而且他还非常重视与部下的关系。
每次打了胜仗后,梁武帝就给他们赏赐,陈庆之都会毫不吝啬地分给手下士兵们。在那个穷苦的年代能得到赏赐,可是非常珍重的。
对于如此仁爱打仗有头脑的将领,梁武帝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陈庆之虽然骑马射箭不太行,但他打仗非常有头脑,而且又体恤下属,这才是一位真正合格的将帅。
以上就是我国悠久的古代史中的四位名将。他们凭借优秀卓越的指挥艺术,成为我国千古的传奇将帅。
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军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后人敬仰。
大家虽然都是千古名帅,但各自的经历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完美度不同。
陈庆之和李靖最后得到了善终,而白起和韩信却是被自己效忠的国家赐死,或许这就是命吧,或许这就是:“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错过春天
杀神白起 兵仙韩信 军神李靖 武穆岳飞
smart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李渊太原起兵,李靖是第一个去举报的,不过被捉李渊想杀之,李世民念其有才,为他求情才保住了命。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想得到有兵权的李靖的支持,但李靖把李世民的使者拒之门外,用沉默支付李建成。就这你跟我说李靖想跟大哥李世民上阵???他如果不是碰上李世民这种明主,够他死十万八千次了。
风轻云淡
又兵 ,戚继光 霍去病, 用奇,韩信 用心 , 孙武, 孙膑 用势,王翦
自強不息
六韬三略:龙韬、凤韬、虎韬、豹韬、狼韬、犬韬。韩信“狼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