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同学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手里握着笔,却迟迟落不下一个字。
一个题只要是字数多一点,就好像碰到了一座大山,迟迟打不开局面。
倒不是说他们偷懒,而是说那种面对难题的无力感,那种绝望的眼神,真是让人心疼。
想学,却学不进去。
充斥着迷茫和无力,仿佛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中,无法挣脱。
01上一秒想学,下一秒心却在九霄云外
明明是坐在教室里,明明是想认真学习,可是只要是一转念,心就在九霄云外了。
等自己回过神来,发现已经错过了老师讲解的重点,于是更加焦虑,更加学不进去。
这是典型的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问题,精力被自己给分散了,没有办法把力气使到一处去。
也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别的事情,那些杂念,就像是不速之客,总是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脑海。
一定要去尝试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说弄个秒表,设定一个五分钟的小目标,不管是背单词,还是做数学题都可以,全神贯注地学习,期间尽量不让任何杂念打扰自己。
等这五分钟一过,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下一个五分钟。
这样的小练习,就像是在做专注力的肌肉训练,久而久之,“专注力肌肉”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壮。
坚持个一天两天,可能没多大效果,但是你坚持一个月,效果就会很明显,整个人的学习状态都会不一样!
02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就是说想学,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学。
可能很努力,每天熬夜到很晚,笔记也做得满满当当,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这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跟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学起来自然就没有效率了。
就像我们走路,如果方向不对,即使走得再快再远,也到不了目的地。
所以,得找找到底哪种学习方法最适合自己。
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技巧,或者调整一下学习时间呢?
上课认真就可以了吗?
很难,认真的人有的是,我们平常上课多数时候也是认真的,但却消化不了知识。
这是因为我们吸收不了当堂课的营养!
那是不是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上课之前先把练习册跟辅导丛书打开,看看那堂课大概会讲什么东西,用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有所理解。
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听老师的讲解,必要的时候向老师发问,这样,课堂上不就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了。
一旦有了这个转变,学习的信心就来了。
03心态崩了,就没有然后了
心态这个事,它就像是航行中的风向标,风向对了,船就能顺风顺水,风向不对,那就只能是逆水行舟,步步维艰了。
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老师的批评、一次同学的嘲笑,这些都可能让我们的心态瞬间崩塌,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但是,我们得知道,心态是可以调整的,也是可以锻炼的。
就像我们锻炼身体一样,心态也需要经常性地“锻炼”才能更加强韧。
遇到问题了,可以试着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我有能力克服它。
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地给自己叠加BUFF。
时时刻刻相信自己可以,可以坚持,可以持之以恒,不断地挑战自己。
这样,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