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新能源车企,居然卖一辆亏一辆?这合理吗?最近,央媒给答案了。
这两天,《经济日报》发了一篇文章「理性看待新能源车企亏损」,说的就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若是为了发展核心技术而导致暂时亏损,是合理的。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30年的中国汽车,就会觉得真心不容易。
改革开放初,中国汽车市场的顶流,基本是外资,最早是“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还有“南北丰田”这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BBA(奔驰、宝马、奥迪)成了高端豪华代表。到了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时候,特斯拉风生水起了好几年。现如今,行业顶流终于换成了中国面孔。
但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满打满算也才发展了10年,还处于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阶段,地基还没打牢。想要实现长久盈利,一要有技术创新,二要有规模优势。说白了,得适当放弃暂时盈利。
比亚迪在盈利前,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煎熬期,没办法,在新能源时代,“三大件”护城河不管用,需要构筑起新的电动化护城河。后来,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易四方、云辇,一系列的技术狂飙,让比亚迪先搞出了规模优势,给其他中国车企打了个样。
《经济日报》拿蔚来举例:2023年蔚来研发支出134.3亿元,已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而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自研芯片等行业领先技术成果和超过8500件全球专利。
《经济日报》更是直接表态:这就是我们奋力追求和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在这个时间点,出现这样的央媒评论员文章,绝不是偶然。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端制造业,让创新升级成为现实,避免一些不良的舆论去中伤尚在亏损的车企。毕竟,就算是当年风生水起的特斯拉,也是历经18年“折腾”,中间数次差点破产,2020年才开始盈利。
就像文章里说的:当前新能源车企阶段性亏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缺乏核心技术及由此构建的市场竞争优势,因为这才是推动企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现在这个节点,我们看待、评价一个新能源车企的潜力、好坏,不能看它有没有盈利,而要看它技术过不过硬,能不能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