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和高校教师来说,论文都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在论文界,国际三大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Cell》以影响广泛、竞争激烈而闻名,可谓是科研论文“天花板式”的存在。我国高校中,只有极少部分的高校,能有成果在N&S&C三大期刊上发表,绝大部分仍然处于0突破的状态。
不过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我们高校在科研方面实现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成果得以在N&S&C上发表。2022年以来,至少有6所高校实现历史性的“0突破”,首次以第一完成(第一作者)单位的身份,登上Nature/Science/Cell。
这6所高校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其中,华东理工、北工大、南农和江南大学,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6所高校的研究成果。
按照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第一所是江南大学。1月19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胥传来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正刊上发表手性纳米佐剂激活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论文。
第二所是上海理工大学,1月21日,纳米材料全息显示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第三所是南京农业大学,2月16日,在《Cell》上在线发表了野生动物病毒方面的研究论文,该成果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控领域的重大突破。
第四所是浙江工业大学。2月17日,在《Science》上发表超长寿命锂电池方面的论文。这是继2020年10月,浙工大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正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后,再次实现国际顶刊的历史性突破。
第五所是北京工业大学,3月18日在《Science》上发表晶界滑动塑性的原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一所是华东理工大学。4月6日,《Nature》在线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为宏教授、田禾院士和英国利物浦大学Andrew Cooper教授,在基于动态化学构筑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华东理工大学表示,这是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在《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
可以预见到,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发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展示魅力,而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顶尖的“双非”高校。值得期待!
cell其实算不上,仅仅生命科学而已。 自然科学普遍认同的只有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