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原本只是一个穷小子,但是在动荡不安的元末时期,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打下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不过,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却成为了许多大臣的噩梦。他心性多疑,手段残忍,对许多开国功臣挥下屠刀,毫不留情。
然而,尽管他如此残酷,对他的发妻马皇后却异常珍视。当马皇后去世时,他毫不顾忌自己的帝王尊严,在众人面前放声痛哭,甚至一夜之间头发白了。
那时的朱元璋不是受人敬畏的皇帝,而是一个失去了爱人的可怜之人。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那么,为什么呢?马皇后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朱元璋如此特别地对待她?
嫁与朱元璋马皇后的家族曾是归德府宿州的显赫富商。新丰里的马父家底雄厚,但因其乐善好施、与江湖人士交好,家产逐渐消耗。
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家道中落,但也不能说马皇后家境贫寒。
1322年,马皇后刚刚不久不久,她的母亲郑媪便离世了。
由于马父无子,对马皇后倍加疼爱,就像掌上明珠那般,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格外的疼爱。
而马皇后从小就聪明过人,诗词、绘画无所不通,对历史书籍也有独到的见解。
但性格却是极为倔强,那时候,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会将脚绑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寸金莲”。
无论马父如何劝说,都是无济于事,马父看着心爱的女儿,只能由着她去,因此马皇后成功成了当时有名的“大脚”。
之后,在马皇后十二岁那年,家庭遭遇重大变故,从而直接改变了马皇后的命运。
马皇后的父亲,因杀人惹祸,不得不背井离乡。但是对女儿的深情厚意,让他不忍心让女儿和他一起四处奔波,所以他将马皇后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这位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
然而,命运并未眷顾马皇后,她的父亲在异地去世,母亲也在她出生后不久便离世。郭子兴深感马皇后孤苦无依,便收养她为养女。
在郭子兴的悉心教导下,马皇后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掌握了针织刺绣等技艺。她天资聪颖,学什么都非常快。
随着时间的流逝,马皇后日渐成熟温婉,她饱读诗书、善解人意,深得郭子兴夫妇的钟爱。
之后,为了马皇后的终身幸福,郭子兴夫妇一直寻觅着合适的人选,希望为她找到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以实现马父的遗愿,让女儿有个美好的归宿。
就在这时,朱元璋走进了郭子兴的视野。
那时,朱元璋还叫做朱重八。为了谋生,他和自己的兄弟一同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
由于朱元璋勇猛善战、才智过人,并且懂得与大家分享功劳,他的影响力在队伍中逐渐增强。
郭子兴观察到朱元璋的出色表现,预见到他未来必将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
或许是为了与朱元璋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或者是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养女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伴侣,郭子兴决定将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经放过牛、做过和尚。能够娶到上司的义女,自然是喜出望外。
夫妻二人婚后相敬如宾,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共同经历风雨、相互扶持。
为什么朱元璋钟爱马皇后?马皇后相貌普通,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手腕,也没有吕雉的心狠手辣,但她却独得朱元璋的喜爱。
这是为什么呢?看完下文就明白了。
在朱元璋的青年时期,他性格刚烈、才华横溢,俗话说:树大招风。尤其是在他屡次征战胜利、功高盖主之后,郭子兴的儿子心生嫉妒并开始忌惮他。
于是,郭子兴的儿子在父亲面前挑拨离间,导致郭子兴对朱元璋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找借口将他关押,不给他食物吃。
得知此事后,马皇后焦急万分,甚至哭出了声。她决定冒险救丈夫,偷偷跑到厨房拿了一些刚出锅的炊饼,准备给朱元璋送去。
然而,她刚出门就碰见了郭子兴的妻子张氏。张氏看见马皇后神情慌张,便故意与她闲聊拖延时间。
马皇后被怀中的烧饼烫的说话都困难,只能含糊应答,最后是在疼得说不出话来,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张氏见状,立刻让奴婢们都出去,然后询问马皇后出了什么事。马皇后伏地大哭,道出了实情。
张氏听完赶紧让她解开衣服拿出炊饼,发现那炊饼还热气腾腾,而马皇后的肉已经差点焦烂了。
张氏也不禁泪流满面,一面为马皇后敷药,一面叫来厨子,赶紧给朱元璋送去食物。
当晚,张氏便进谏郭子兴,劝他不要听信儿子的话。在张氏的劝说下,郭子兴立即命令释放朱元璋。
就此而言,这样的真情朱元璋知道后,能不感动吗?对于朱元璋来说,除了已故的母亲外,只有马皇后是全心全意爱他的人。
在朱元璋建功立业时,马皇后起到了不不仅将朱元璋在行军作战时的军令文书、札记等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随时满足朱元璋的需求,而且从未出过差错。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马皇后随军出征,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她从未抱怨过一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开始清算开国功臣,但马皇后的劝阻,使得一些功臣得以保全性命。
当朱元璋打算处死李文忠时,马皇后劝告他:“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命吧。”
当朱元璋要处罚宋濂时,马皇后甚至绝食求情:“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更何况帝王家呢。”
马皇后还关心国家大事,她认为国家的财富不如贤才重要。
当明军北伐缴获大量元庭珍宝时,她建议将这笔财富用于培养人才;当国子监学生生活困难时,她主动为学子们争取更多的补助。
作为后宫之主,马皇后管理得有条不紊。她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其他受宠的妃子,使后宫维持和谐,让朱元璋无后顾之忧。
当朱元璋提议封赏她的亲人时,马皇后却认为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并不合乎法律,婉言谢绝了。
1382年,马皇后身患重病,但她坚决不接受治疗。她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医生怎能救人性命?如果吃药不见效,陛下恐怕会降罪于医生。”一个月后,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朱元璋在马皇后去世后痛哭流涕:“皇后走了,咱家(朱元璋口中的‘咱家’是‘我’的意思)该怎么办啊!”
结语“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
这句话或许有些俗套,但这恰恰是马皇后的人生写照。她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品德和德行,赢得了朱元璋一生的敬爱。
在她离世后,朱元璋就未曾再册封皇后,她的形象永远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她的一生充满了仁慈和关爱,不仅成就了朱元璋的伟业,更树立了自己母仪天下的皇后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