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3月29日报道,近日,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在美国科研人员中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瞩目:约75%的受访者因美国特朗普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政策变化,考虑离开美国。
在1600多名完成调查问卷的美国科研人员和顶尖科学家中,超1200人有此想法,且这一趋势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科研人员中尤为明显。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对美国科研环境趋之若鹜的科技人才,纷纷萌生去意呢?权威媒体和我个人认为,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一、经费减少:科研之路的 “拦路虎”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面削减科研经费成为高悬在科研人员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限制获得联邦研究资助的实验室的间接资助比例上限,从约30%降至15% 。这一举措虽预计每年可节省40亿美元,却给大学和研究机构带来沉重负担。
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例,若一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10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原本大学还能额外获得55%(即55万美元)用于支付研究间接成本的补贴,新规实施后这部分资金将大幅缩水。该校神经科学家里克・胡加尼尔直言:“这将是一次巨大的削减,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研究将难以为继。”
对于科研人员个体而言,经费削减直接影响研究项目的推进和个人收入。一位在美国顶尖大学从事植物基因组学和农业研究的研究生,因政府停止拨款,失去了研究支持和津贴。
尽管导师为其找到短期应急资金,她仍需申请竞争激烈的助教职位维持学业,这让她坚定了出国做博士后研究的计划。
在医学领域,同样有科研人员表示,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项目资金的做法对科研人员尤其是初级科研人员打击巨大,他们没有抵御这种风暴的能力,不少人正试图在加拿大等地寻找工作机会。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的 “血液”,供血不足,科研之路必然举步维艰。
二、政治压迫:科研纯粹性的 “搅局者”
美国政府在科研领域的政治干预行为,也让科技人员深感不安。以IEEE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事件为例,这种人为地对编辑和审稿人的身份作出非科学性设限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科学精神。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愤然申请退出IEEE期刊编委会,她抗议道:“IEEE下令禁止华为专家参与期刊审稿一事远远超出了一个可以接受学术人的底线。”在科研领域,学术本应只关乎科研水平和专业性,不应受单位、身份、国籍等外在因素干扰。
但是,美国政府的此类政治压迫行为,使得科研人员正常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受到阻碍,让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怕因政治因素而被无端限制或打压。这种对科研纯粹性的破坏,让许多追求学术自由和公平的科技人员对美国科研环境的信心大打折扣。
三、生活环境:安居乐业的“绊脚石”
美国社会近年来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生活环境。枪支暴力、种族歧视等问题频发,社会治安状况令人担忧。在一些城市,科技人员可能需要时刻担心自身安全,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同时,美国的公共医疗体系在面对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暴露出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科研人员及其家人的健康受到威胁,而美国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不力表现,让他们对在美国的生活保障产生疑虑。
此外,高昂的生活成本,如住房、教育费用等,也给科技人员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难以实现安居乐业,这也成为他们考虑离开美国的因素之一。
四、个人地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在美国科研体系中,论资排辈现象较为严重,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晋升渠道有限,个人地位提升困难。在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资深科研人员往往占据着主要的资源和决策权,年轻科研人员即便有出色的研究成果,也可能难以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地位和认可。
而且,受政治因素和科研经费削减影响,许多科研项目被搁置或取消,这使得年轻科研人员原本就狭窄的职业上升通道变得更加逼仄。他们看不到在现有环境下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个人地位的希望,只能将目光投向国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的“下滑梯”
科研经费削减直接导致科研人员的经济收入减少。一方面,项目资金减少使得科研人员的研究津贴、奖金等收入降低;另一方面,许多科研人员因项目被砍面临失业或被迫转行,收入大幅缩水。
以神经科学博士后哈鲁恩・波帕尔为例,他的薪水一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多样性资助项目提供,由于特朗普政府威胁削减相关资金,他对明年的收入忧心忡忡,正积极寻找其他工作,即便这意味着可能离开科学领域。
经济收入的减少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生活质量,让他们难以维持以往的生活水平,这也促使他们为了更好的经济保障而考虑离开美国。
六、科研环境恶化:科研创新的“阴霾”
综合上述经费减少、政治压迫等因素,美国的科研环境整体呈现恶化趋势。科研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顺利开展,学术交流因政治干预受到阻碍,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被严重挫伤。
在这种恶化的科研环境下,科研人员难以安心进行科研创新,许多有潜力的研究项目被迫中断或流产。《自然》杂志的调查显示,众多科研人员对美国科研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他们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自身的科研理想难以实现。
相比之下,欧洲和加拿大等地区,科研经费相对稳定,科研环境较为宽松自由,吸引着美国的科技人才纷纷前往。
美国大量科技人员考虑离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若想留住这些宝贵的科技人才,重振科研雄风,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改善科研生态,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