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方

元绿说健康 2025-04-02 00:02:45

一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方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近来多方媒体也在强调警惕新冠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尤其是青壮年在转阴后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或运动,可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出自《伤寒论》的炙甘草汤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临床实践证明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期为大家分享炙甘草汤的应用要点。

炙甘草汤

组成: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

冯世纶教授推荐处方:炙甘草12克,生姜15克,人参10克,生地黄50克,桂枝10克,阿胶10克,麦门冬15克,麻仁15克,大枣10枚。上九味,除阿胶外,以冷水800毫升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烊化入阿胶5克,加入黄酒2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方解:方中生地黄、麦门冬、麻仁、阿胶滋养补血,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同时增量甘草,再加人参以补益中气,资血气之源。从方中药物剂量来看,生地黄用量独重(一斤),为本方主药,但冠名以“炙甘草汤”,强调本方甘滋液之道也。

条文:《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解读:胡希恕先生认为血不足以荣脉,则脉结代。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伤寒由于汗、吐、下之过用,亡津液,亡血液,以是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血不足以荣脉,则脉结代。“脉结代、心动悸”提示大虚之候,伤寒见之,慎不可发汗,当以炙甘草汤主之。

关于“伤寒”

柯雪帆教授在《医林掇英》中强调本条文的含义:“这“伤寒’二字不可忽视,如果不是由外感病导致的脉结代、心动悸,就未必都适用灸甘草汤。”直接指出灸甘草汤主要适用于外感病中,外邪入里损伤心脏而出现的脉结代、心动悸。

关于“脉结代”

胡希恕先生认为“结和代,这是来之脉动的间歇。若脉动时止,而止即复来,则谓为结。结者,如绳中间有结,前后仍相连续,间歇极暂之意;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为代。代者,更代之意,脉动止后,良久始动,有似另来之脉,固以代名。”

关于方证六经归属

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证仅见心动、脉结代,参见《金匮要略》亦仅提到“虚劳诸不足、汗出而闷”。胡希恕先生明示谓“此大虚候,伤寒见之,慎不可发汗”,可知病主在里。

但胡希恕先生在方解中指出,炙甘草汤是以生地黄、麦门冬、麻仁、阿胶滋血液于内,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明确了本方证是有外证的,已知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那么里证为阳明病还是太阴病?

分析药物组成可知,即人参、甘草、大枣、生姜等补中益气,治在太阴。以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等养血,而生地黄量独重,重在养血生津而清里热,治属阳明,故炙甘草汤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兼血虚证者。

同时,冯世纶教授注意本方古以酒水同煎重在温通,今反复实践观察,加酒效佳,不加酒效差。

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处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10 阅读:217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6
2025-04-02 07:30

哇.中医好历害的经方。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弹轨追踪 回复 04-09 10:27
大家快来看啊 这傻逼在这丢人现眼了

元绿说健康

元绿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