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项英曾立下许许多多的功绩。
但1941年,他一直抗拒中央的北上发展方针,致使皖南新四军屡失北移良机,酿成了大部被俘或牺牲、他本人也被不幸被杀害的惨剧。
因为在这一场事变上存在过失行为,项英的许多功绩被抹煞,多年来围绕他存在着许多“不实之词”。
有人说,项英一直抗拒北上,是因为他另有“雄图大志”,想要建立“第二延安”。
事实上,项英为争取在新四军中的话语权,或许多有和叶挺“别苗头”的小心思,但对党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
否则,党和毛主席不会指定他担任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
成为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党和毛主席指定项英作为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项英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工人阶级的英雄人物。
项英是1898年生人,来自湖北武昌一户贫苦农家。为了谋生,小学毕业后项英即进入武汉一家纺织工厂当起了学徒,经年累月深受阶级压迫之苦。
难得的是,在做工之余,项英没有停止阅读书籍。
他的心中隐隐萌生了寻求解放的思想,却没能串联成体系,直到阅读了《劳动周刊》等进步书籍,他才逐渐树立了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事业的理想,并有了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19年,项英将目光投向了工厂之外,参加了共产党员董必武、陈谭秋创办的工人夜校,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知识,并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
这期间,项英领导武汉纺织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在工人群体中建立了一定的威望,并因此受到了时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的包惠僧的重点关注。
1921年,受包惠僧指派,项英前往江岸筹建工人俱乐部,并在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后由工人一致推举,当选为干事。
项英的出色表现让包惠僧很是满意,1922年4月,他成为了项英的入党介绍人。
项英入党后受党委派发展武汉工会,即便遭遇资本家勾结反动军阀实行武力阻挠,他也坚持抗争不断,迫使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全部条件。
仅3个月的时间,项英就在武汉建立了20多个工会组织,发展出了3万多名会员,他本人还成为全国最早、最大的地方总工会——武汉工团联合会的组织主任。
凭借这些出色的表现,1922年7月,项英作为武汉地区党组织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中共二大。
这之后,项英更加积极地战斗在工人运动的第一线,在郑州反抗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在上海指挥沪西日商纱厂大罢工和波兰壮阔的“五卅”运动,在武汉发动工人配合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又受党指派,负责指导湘、鄂、赣、皖、川五省工人运动,于大革命转移至上海,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工会工作。
如此,项英在工人群体中建立了极高威望,31岁即当选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
而在这之前,30岁的他已经当上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会委员,和他同时当选的是周恩来、蔡和森等人。
第二,项英是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重要领导人。
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之后,项英就开始参与了早期党务工作,在陈独秀的主持下参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党章和相关议案。
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县成立时,周恩来任书记,项英任代理书记和中革军委主席。当时担任委员的有毛主席、朱德、任弼时等人。
4月时苏区中央局改组,由毛主席担任中央临时政府主席,项英也占据了两位副主席中的一个席位,并作为副主席积极协助毛主席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健全地方工农民主政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用陈毅的话来说,项英是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南方苏区的最高领导者,其直接领导下的中央苏区曾是一个“模范区”。
甚至,等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转移时,项英还临危受命,率部牵制国民党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
那时,中央留给他的约3万部队,有1万多人是伤病员,剩下一半多人手里只有大刀和梭标。
以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战力迎战50万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项英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压力。
彼时,留下的人员中,如瞿秋白、贺昌、何叔衡等一批党和军队的领导人相继牺牲,项英则顽强地坚持了长达3年,被称作是“全党的模范”、“从坟墓里爬出来的铁人”。
期间,党组织曾与他失去了联系,也是他听闻党组织在找寻自己后,主动向党中央报告,并派人去接应。
他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突出贡献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1937年,作为新四军的创建者,项英被任命为副军长,越过军长叶挺,成为了新四军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抗拒北上的背后原因尽管1937年国共两党便为联合抗日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但本质上蒋介石还是和过去一样,“仍是抗日又反共的两面政策”。
当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制造摩擦遭到严重失败、第一次反共高潮也被打退之后,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他们会将“摩擦中心移至华中”。
这样一来,身处华中地区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就会陷入危险,随时可能迎来国民党顽固派的优势兵力进攻。
于是,1940年3月29日,毛主席就向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作出示警,让他们应预先有所准备,以免受到袭击。
毛主席还表示,到了万不得已之时,新四军可向苏南陈支队靠拢,再向苏北转移。
只是,不说“万不得已”难以及时、准确地界定,项英就是想不管不顾地率部北上,在当时其实也很难实现。
这主要和三个原因有关。
第一,当时新四军的处境,确实使其难以自主行动。项英“长期株守”皖南多有被迫。
原来,项英领导下的新四军在政治上属共产党领导部队,但为抗日大业计,却是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统辖”权在蒋介石手上。
这也意味着新四军的军事调动、体制编制等等也都受到了蒋介石的军委会限制。
这种情况下,新四军的周边都是国民党的军队,随时受到了监视,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来自周边的打击。这样的处境下,新四军无法自主行动,并不是想北移就可以北移的。
项英也是考虑到一旦北移,皖南新四军立刻就会遭受到国民党的优势兵力打击,为了不折损大部队,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甚至,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数次要项英“尊令北移”,也都考虑到新四军无法自主行动这一点,明确表示可以“宽以限期”,也就是新四军北上的时间并没有说死。
再加上,1940年11月中共中央给项英的指示中还提到皖南新四军“如移苏南须得顾祝同许可,如顾不许可只好留皖南”。
项英便陷入了更大的被动中。
第二,党中央和毛主席其实也迟迟无法下定北移的决心,多次要求项英“坚持皖南阵地”。心存顾虑的项英就更是举棋不定。
早在1937年新四军组建后,一应的部署都是要新四军以“皖南为重心”。这一点是毛主席指示的,也是蒋介石拍板确定的。
便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向新四军作出多次示警后,1940年4月,项英听从陈毅、粟裕建议,将新四军军部移至苏南,中央在下达同意的批复的同时,也要求项英做好部署,让“皖南力量不要太弱”,要项英“坚持皖南阵地并发展之”。
党中央、毛主席重视坚持皖南这个战略支点还在1941年1月得到再次体现。
当时已是皖南事变大规模战斗后,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只有约2000人突围成功,其余约7000人或牺牲或被俘,包括副军长项英也不幸牺牲。
待新四军重建后,党中央、毛主席立刻要求新四军重返皖南,收集失散力量重燃抗日烽火,“以便将来向南发展,扰乱国民党后方”。
据此可知,党中央其实一直无法彻底放下皖南阵地,要皖南部队北移的决心也“没有早下”。
这一点在1941年3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得到证实。
当时,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如果这个决心早点下,对皖南部队北移就能赢得有利时机,“项英的错误,中央也要负责”。
因此,项英“抗拒”北上多是被动,说他另有图谋的说法是一定站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央视网 皖南事变谜团:新四军为何推迟北上
2、张学亮. 党中央缘何任用项英为新四军主要领导人 [J]. 世纪风采, 2023, (05): 21-25.
3、刘维荣. 皖南新四军何以屡失北移良机 [J]. 红岩春秋, 2023, (02): 44-49. DOI:10.16684/j.cnki.hycq.2023.02.015.
4、中新网/人民网 项英之冤:皖南事变中毛泽东的北移决心下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