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许世友喝酒时接到电话:我是大将军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览特评历史 2023-08-15 10:34:0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总理,就一个上将军衔,未免太瞧不起我许世友了!”

1955年大授衔时,许世友对自己仅仅只被授予上将的结果非常不满,他认为凭借自己在抗战时立下的那些卓越战功,怎么着也得给个大将吧?

于是他颇为生气地质问周总理,并且希望他能更改自己的军衔。

对于许世友的唐突之言,周总理先是耐心听他发完牢骚,接着冷静地对他说了一番话。

就是这番话,把许世友说得羞愧难当,不得不对授衔结果服气。

许世友究竟立下了多少战功,才能这么有底气要当大将?周总理又跟他说了什么,使他彻底服气?

少林武僧干革命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户穷苦家庭,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人口还多,几乎沦落到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的地步。

结果许世友不仅长得精壮,饭量还特别大,家里的那点粮食甚至都不够一家人吃,更别说让他吃饱了。

迫于无奈,许世友的母亲只好将他送到寺庙当和尚,毕竟那里总不会让他饿着肚子,还能在乱世保护他一时安宁。

在少林寺当武僧的时候,许世友跟着老师父学得一身好武艺,几乎打遍全寺无敌手,后来得知母亲生病,许世友便还俗回乡照顾母亲。

结果天生正义感爆棚且做事鲁莽的他,因为看不惯当地的恶霸欺负普通百姓而出手,结果却意外把人打死。

为了不连累家里人,许世友只好逃出家乡,到外面去闯荡,恰逢这时军阀混战,一身本领的许世友便毫不犹豫地参了军。

但在国民党的队伍里,许世友依然没有出路,好在国共合作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共产党人的思想,深有感触的许世友很快就秘密加入了共青团。

国共合作破裂后,许世友便也选择跟随共产党的脚步,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一身武艺的许世友很快就在军中声名大噪,他先是回到家乡参加了农民义勇队,并被推选为队长,后带着义勇队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之后改编为红十一军第31师。

由于身手不凡,加上打仗时敢打敢冲,许世友很快就得到重用,成为连长,不久后他就接到一项任务,也正是这项任务,让许世友一战成名。

1929年,许世友带着自己的敢死队去攻打一座盘踞着三百多名地主的山寨。

那里地形复杂,山岭蜿蜒曲折,两边还都是悬崖峭壁,山寨的寨墙又都是青石垒上去的,十分坚固,易守难攻。

战斗一开始,许世友就带着敢死队往前冲,敌人看到敢死队攻上来,便立刻启动滚木擂石的防御装置。面对着源源不断的木头和石块,敢死队无法往前又难以藏身,只好被迫撤退。

许世友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在第二次进攻时,他让队员们披上棉被,顶着桌子等往前冲。

敌人见他们有所防备,便在他们搭梯往上攀爬时用滚烫的开水往下浇。

但敢死队不愧是敢死队,顶着困难向前冲,许世友率先爬到寨墙上,结果被敌人连续三次打下去,最后一次打中了他的头部,许世友没抓住从寨墙上摔了下去,当场昏迷。

敢死队员见状攻势立刻大涨,势如破竹将寨子攻破,并成功取得战斗的胜利。

当大家都以为连长牺牲了,正在失声痛哭时,许世友醒了过来。看着抹眼泪的众人风趣地说:“哎?我怎么睡了个好觉?”惹得战士们破涕为笑。

这一战令军中上下都知道了许世友这么一号人物,他不仅敢冲敢拼,还敢真刀真枪地与敌人肉搏,因此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大刀敢死队长”。

而在后续的作战中,许世友在战场上更加如鱼得水,屡立奇功。

万源保卫战中,面对敌人如狼似虎地攻击,许世友指挥着战士们齐齐开火,将敌军全部打趴下,等炮火攻势结束后,大家纷纷给枪装上刺刀,开始进行白刃战,或赤身肉搏。

在与敌人反复交战六个回合后,许世友眼见敌人状态大不如前,立马找准时机掏出自己的大刀,带着战士们一鼓作气冲上去,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狼狈逃离。

1934年7月,许世友更是在徐向前将军的带领下,将敌人的“六路围剿”彻底粉碎,许世友也因此被提升为红四军的军长,当时的他还不到29岁。

后来在长征中,许世友率领红四军进行开路,沿途与敌人作战72次,为大部队顺利通过草地以及后面的会师提供了有利条件。

也正是长征时期,许世友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泽东。

与毛、周关系密切

许世友与毛泽东的关系甚好,就连许世友这个名字,也得益于毛泽东的“修改”。

两人在过草地时见了一面,并且相谈甚欢,毛泽东对这位少林寺出生的“和尚”红军很感兴趣,许世友显赫的战绩也在军中广为流传。

当毛泽东询问他的名字是哪几个字时,许世友回答:“我在族谱上是‘仕’字辈,父母给我取名许仕友,或许是希望我将来能当官;但我觉得自己参军就是为了人民,可不是要做官老爷的,所以我把单人旁去掉,改成了士兵的‘士’,因为我是战士的朋友。”

许世友解释完还一脸骄傲地询问毛泽东自己改得好不好,毛泽东笑了笑,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是不错,但咱们再商量一下,把‘士’改成世界的‘世’可好?眼光放长远些,做世界的朋友嘛!”

许世友虚心接纳毛泽东的建议,从此便沿用“许世友”为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主动请缨去前线杀敌,毛泽东也欣然放行。

之后的11年里,许世友再也没能和毛泽东见上一面,但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却从未少过,平度之战里许世友受了重伤,毛泽东还专门派人带上陕北的名酒前去探望。

而每到战况陷入困难的关头,毛泽东首先想到的就是许世友。

1948年攻打济南时,毛泽东意识到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为了保证这场战斗的胜利,毛泽东亲点许世友来指挥,并且还幽默地表示:“济南要是打不下来,就先斩许世友。”

许世友毫不犹豫接过重担,并在战前进行了周密地部署。

战斗打响后,许世友采取了自己最常用的“牛刀子”战术,将敌军外围撕破一条口子,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敌人要害。

在浴血奋战了8个昼夜后,济南城终于被攻克下来,不仅歼灭敌军11万人,还活捉了国民党在山东省的政府主席王耀武。

后来许世友在北京工作与生活,也受到了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许世友对毛、周两人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

形势严峻时,许世友十分担心毛主席的安危,也很关心他的生活。

当得知毛主席的专列会在南京停留时,许世友马不停蹄坐飞机去南京,然后直奔住所拿出自己的渔网和草鞋,火急火燎地跑去鱼塘给毛主席打他最爱吃的“虎口鲫鱼”。

打完鱼后他又飞奔车站,提着桶冲上车,将鱼交到主席手中:“主席,这是我给你打的,你要多保重啊!”

毛主席看着许世友那卷着的裤腿,以及沾着水草的鞋子,一边微笑一边会意地点头,许世友与周总理的关系也很好,两人还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众所周知许世友爱喝酒,几乎顿顿不能落下,但很少人知道,周总理的酒量也很好。

许世友不仅爱喝酒,还爱劝别人喝酒,他把喝酒视为评判一个人老不老实的标准之一,要是不喝酒,那就是跟他合不来,就是不老实。

许世友喝酒时,还会让身边的卫兵站在身后当“监酒官”,要是谁偷奸耍滑喝酒喝剩下了,哪怕就剩一滴,也要挨打赔罪。

即便那人比卫兵职位高,卫兵也照样动手,还美其名曰“各为其主”。

这样的做法让许多人都吃了苦头,但他们又碍于面子不敢得罪许世友,于是只好找到善于处理事务的周总理诉苦告状。

为了“治治”许世友这个“酒和尚”,周总理就找上门去和他“赌酒”。

见到周总理来,许世友受宠若惊,他本来就很崇拜周总理,现在偶像就站在眼前了,许世友却不知作何反应。

还是周总理率先开口:“许司令,你晚上忙不忙,有没有事?我请你喝酒怎么样?”

周总理请喝酒,不仅能喝个够,还能和周总理聊天谈心,那谁会拒绝呢?许世友当即答应下来,并在当晚满怀激动地如期赴约。

周总理订了一个小餐厅,入席的也只有许世友和他,非要说还有第3人,那就是旁边上菜的服务员了。

等菜上完后,服务员便端来一瓶茅台,周总理也开始了自己的“进攻”:“许司令,在南京你喝酒行,但在山东你不行。”

许世友本来就很吃激将法这套,立马就不故作谦虚开始反驳:“总理你别不信,我在山东打遍天下无敌手!”

周总理继续激他:“别人都说你许司令喝酒不老实,就爱吹牛。”

“是谁乱说……”

还没等他继续往下说,周总理就忙做手势示意他停下,然后把一旁的酒瓶拿过来,十分平静地对许世友说:“这样吧,咱俩比比,我看你能不能喝得过我,就知道有没有吹牛了。”

许世友觉得周总理看起来斯斯文文,应该不是会喝酒的人。

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还扬言要是他喝得过,周总理就得说一句“许世友一点都不吹牛,喝酒就是无敌手”,要是喝不过,那他就给周总理磕三个响头。

说完就让服务员给他俩上酒,一人一瓶茅台对着喝。

许世友先连干三杯以表诚意,周总理则不慌不忙地慢慢斟酒,细细品尝酒的香味,时不时还和他回忆起往事。

等喝完了一整瓶茅台,许世友已经满脸通红,反观周总理仍是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喝着最后一杯。

周总理有意点到为止,但许世友不肯,继续拉着周总理又开了第二瓶。

但等到干了第二瓶,周总理还是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喝的白水一般,而许世友已经摇摇晃晃,难以清醒。

周总理见他这样,还开玩笑说再来两瓶,许世友连忙摆手叫停,想坐起来时还一不小心滑到桌子下边去。

周总理见状酒意也上头了,对着许世友举杯,口中还说着许世友曾经劝别人喝酒的话术,许世友只好认输,表示以后都听周总理的话。

见目的达到,周总理这才开口:“那我告诉你,以后喝酒的时候不能再强人所难。”

“好,我听总理的。”

“你年纪也大了。为了你的身体着想,以后喝酒不许超6杯,最多半斤。”

“行,不超过半斤。”

从这以后,许世友喝酒的脾气改了不少,每逢热闹场合不得已多喝几杯时还会解释:“总理说了,我不能喝超过6杯,但大家一起喝的时候,多喝两杯也没事。”

而后许世友还与周总理有过一次“喝酒交集”。

授衔后的郁闷与不解

1955年大授衔,凡是在抗战时立过战功的战士,都会对其进行由高到低的授衔仪式,但对于授衔的结果,每个人的看法却各有不同。

一些老将看到自己一手带出的战士,军衔等级却比自己高时颇有不爽,还有的人认为自己立下战功无数,不满于当下的军衔,许世友便是后者。

他甚至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被人穿小鞋了,才没能评上“大将”军衔,心有不满的他便想打电话询问周总理,但由于周总理忙着接待外宾,所以电话并没有接通。

许世友郁闷地找了几个同样对授衔结果有意见的将领一起喝酒大吐苦水。

正喝上头时,电话响了,许世友兴致被打断,接电话的时候也就没啥好脾气:“喂?我是上将许世友,你哪位啊?”

“许世友上将您好,我是小兵周恩来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许世友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忙对周总理道歉,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的无理,而是耐心地询问他有什么意见尽管说。

有了周总理这句话,许世友便开始滔滔不绝说起自己的委屈:“我立下的战功也不少,怎么着也能评个‘大将’军衔吧?就一个‘上将’,实在是小瞧了我!”

接着又吐槽自己是不是被有心之人穿了小鞋,这才评得低了,他没意识到这样的话十分不利于党内团结。

但周总理并没有直接打断他的诉苦,而是耐心听他说完,然后对他说了评定军衔的规则并非只看军功多少,而是全方位考量得出的。

若是只看战功,那对后方作战、负责情报以及医疗救治的同志何尝公平?难道他们的付出就不是付出了吗?

接着周总理又拿出粟裕将军和萧克将军举例,前者若论战功,军中无人能敌;而后者若论资历也堪称元老级别。

两人若评选为“元帅”,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两位将军主动让贤,屈居后位。

“连他们都如此,许将军和他们比比,还委屈吗?”

这一番话说得许世友羞愧难当,越发觉得求取虚名的自己实在不可取,于是他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且以身作则地去开导那些有着同样思想的同志。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离世,享年八十岁,一代上将的传奇人生落下了帷幕,但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远被子孙后代所铭记!

5 阅读:2715

览特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