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人生难得老来安。
人这一辈子,追求的无非是吃饱穿暖有人护。
年轻时,有父母保驾护航;中年时,有伴侣陪伴在侧;到了晚年,自然也希望能够安稳幸福。
然而一个人能不能好好养老,重点不在于养老钱够不够,也不在于子女孝不孝顺,而在于本心。
本心清净平顺的人,晚年生活不会有太大波澜。
而以下2种本心失衡处处比较的老人,生活多生磨难,别不信。
1.对外人偏听偏信,对家人诸多怨言
有些老人,越老,越固执己见。
平日里家里人对他的谆谆教导、细心呵护,从来不往心里去。
外人偶尔一次的善心,却被他百般夸奖,视为生命之光。
这种情况着实让人无奈,也令子女心寒。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退休后,子女们请了保姆小蔡照顾他的生活。
苏大强对小蔡极为信任,就算发现了小蔡中饱私囊的证据,也因为感情置之不理。
甚至想要在房产证加上对方的名字,与之结婚。
当子女站出来一一反对时,他撒泼打滚,一句也不听,认定了小蔡。
为此,他和三个孩子日日争吵,甚至口不择言地怒骂女儿是个白眼狼。
在家里日日指责孩子,却对保姆关怀备至。
最后,小蔡的骗局被拆穿。苏大强非但不感激,还觉得子女误事。
几经抱怨之下,长子明哲回了美国,女儿明玉甩手不管,二儿子明成也寒了心。
有些人的喜欢,停在嘴角边;而有些人的喜爱,藏着细节里。
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谁是真的对你好,谁只是稍微动动嘴,日子久了,就能显现出来。
老人若想要安度晚年,就得分清人心。
接近对自己好的人,离开那些光说不练假把式的人。
若总是偏听偏信别人的甜言蜜语,就会错失子女真正的爱,得不偿失。
2.总喜欢占小便宜,放大了贪婪之心
人到老年,可以适当放下。
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反而容易牵扯进是非。
上海地铁案中,大妈大爷因为占座的事情发生了争吵。
结果就被赶过来的“上海判官”扇了耳光,里子、面子丢了个干净。
若从一开始,双方就没有起占便宜的心思,而是老老实实找座,事情远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正如哲学家罗兰说的那样,“处处抢先,事事占便宜的人多半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分从天而降的好礼,背后都是别人的磨刀霍霍。
视频博主@大连老湿王博文曾分享过他母亲的经历:
销售为了能让妈妈产品,鸡蛋之类的礼品免费送。
有的甚至还下了血本,组旅游团让阿姨们全国旅游。
可他人的便宜哪有那么好占?
妈妈接连参加了几次活动,却什么都没有后,销售在一次旅游路上开始放狠话。
还好妈妈比较机灵,察觉到不对,第二天就和朋友买票离开。
现在所谓的“便宜”,很多都是挂在鱼钩上的诱饵。
等你咬钩,早晚会被他们分食殆尽。
别做贪婪的梦,小心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言: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深以为然。
晚年安稳的老人,不偏听偏信,懂祸从口出,不贪婪冒进,懂谨慎行事。
愿你我都能生活有度,养老无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