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第一才子和蜀国秦宓的比拼,为什么改变不了书生苦命

历史战争 2024-09-19 15:20:38

张温,是苏州最有名的才子,才三十,就已经当了孙权的太子的老师,可见水平和知名度有多高。只不过,他在官场犯了致命的错误。

孙权和蜀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直都好。孙权偷袭杀了关羽,刘备来报仇,两国就变成了敌人。随后,诸葛亮派人出使孙权,希望和好。孙权接受。然后孙权派张温回访蜀国。孙权用大白话对张温说:“我派你去回访蜀国。到了那边,具体跟诸葛亮怎么说,我大致意思是如何如何。你自己定就好了。”孙权说的是大白话,张温则这么回答:“臣入宫无有腹心规划之机谋,出国没有专自对答之才用,惧怕做不到张老延誉之功劳(张老出使诸侯时替晋悼公推广名誉),又没有子产陈事之成效(子产出使时说服晋执政期卿削减对诸侯郑国等征收的保护费)。。。。。。。”总之,咬文嚼字,飞花满眼,辞藻对仗,的确很有学问和才华,但也太炫技了。张温于是两千里跑到成都,拜见刘禅和诸葛亮,献上了孙权的信和自己写的拜章。这拜章写得引经据典,文辞沛然,足以跟《滕王阁序》有一拼,也是骈文的形式。具体翻译过来附在文后,可以自己看看哈。诸葛亮看了,大大嗟讶,吴国竟有这等奇才。一番交谈,宾主极其欢快。然后,诸葛亮带着群臣,招待张温吃饭。

诸葛亮故意的,入座之后,诸葛亮叫来功曹,说:“秦宓没通知他了吗?怎么没来?”然后,一再催秦宓来。原来,这秦宓是蜀国的大文化人,主业则是看天象。因为看天象没看对,拿着天象反对刘备出兵打东吴,被刘备下了监狱。弄了个保外就医。现在刘备死了,诸葛亮才叫他重新当官。这个秦宓,作为知识分子,其实和张温一样,就是特别倔。张温见诸葛亮特别重视此人,一再催他来,就问:“这秦宓是什么人?”诸葛亮说:“是我国一个学士。”于是,等秦宓来了,张温自然对他有兴趣,就问道:“君也学文乎?”秦宓说;“我国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我。”张温见他说话满崴脚的,就又问:“那我请教个问题,君说,天有头乎?”秦宓答说:“有之。”张温说:“那天的头在何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那就我我们刘禅。)

张温说:“天有耳乎?”秦宓说:“天处高而听低,《诗经》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天无耳,何以听之?”张温说:“那天有足乎?”秦宓说:“有。《诗经》云:‘天步维艰,之子不犹。’若没有足,何以步之。”张温说:“那,天有姓乎?”秦宓答说:“有,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张温说:“太阳是不是生于东方!”秦宓说:“虽然生于东,但没于西。”秦宓对答,如同回响,应声而出。张温听到这里,双手拱拳:“先生之捷敏高才,在下敬服不遑也!”于是旁边诸葛亮听了,哈哈大笑,群臣也都敬听,各个张口缴舌,真是由衷佩服了。写文章张温好,但是脱口秀还是得看秦宓。诸葛亮叫秦宓来比拼,也就是为了蜀国的脱口秀事业争口气。至于其他群官,宴席上,也看了张温的文章,自然满座也是称赞。

那么,秦宓和张温相比,到底谁有学问和才华呢?答案:那不用说,是张温。你发现了没有,秦宓说的点,全是天。这其实是他的专业,他以前就善长星占术。这种望气风角的专家,三国各自都养着一些。打仗前,一定要占卜的。秦宓在阳台上仰观天象了三天,然后对刘备说:打孙权不利。刘备大怒,把他下狱。星占的理论,来自天人感应,我想,他一定是把《诗经》《尚书》中所有带天的句子,都看了一遍,作为自己科研的数据库。这没什么奇怪的。所以,这次比拼,都是落在他的知识点上。而且,奇怪的是,干嘛张温上来就问“天”有耳朵吗?显然,是知道他是个研究天的专家,于是有意往秦宓的专业领域靠。如果是谈论“学文”,那谈点什么不好?要说文化,吴中、蜀中各有千秋,当时苏州有陆绩、虞翻,后来有陆机。蜀中有复读机张松,和大儒任安,之前有司马相如和杨雄。但总体来讲,两地才子不多,而北方中原有建安七子。毕竟荆楚蜀吴,在秦汉才刚刚发展。汉朝是靠私家教学,吴楚蜀人求学需要北上,比如绵竹人任安就是去洛阳太学。实际上,孙权时期才着力在地方上搞学校办教育。张温出了这些送分题,然后回国后,因为确实很佩服秦宓,加上被诸葛亮招待的很好,捧得也很高,就盛赞蜀国有人,又称赞蜀国政教好。孙权听了,暗暗生气,你这胳膊肘怎么往外拐。同时也嫌张温声名太盛。这时候,他的好朋友选曹尚书(组织部的尚书)暨艳,又惹了众怒。

这暨艳是张温推荐的。暨艳性格狷洁硬厉,非常不通人情,当了选曹尚书以后,就使劲骂说这帮官员绝大多数都不称职。于是加以区别,弹射百官,考核各曹署,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给降了官。把一些又贪又鄙,品质卑污的,都派到军中去当将吏(打仗不需要什么品质)。于是招惹得官员们都骂他,说他利用职权打击私仇,提拔私友。陆逊的弟弟陆瑁,跟暨艳是朋友,写信规劝他说:“圣人嘉奖善人但是容忍弱智的,忘记别人的过错而单记人的功劳,这样以成美化(大美风化)。”又说刘邦创业阶段,用人就杂,不在乎人的瑕疵而录用。这陆瑁说道颇有道理,创业阶段,用人势必要杂。现在吴国还不是考核百官,苛察责备的时候啊。但是暨艳不听,照样扬人过失,废降官员,终于被公务员们把他骂得无法招架。暨艳被逼得没办法,干脆自杀了。暨艳是张温推荐的。张温在立场上还完全赞同暨艳,还互相写信支持,以及给暨艳帮腔。孙权一高兴,趁机下诏把张温废为了平民。张温的弟弟们也都被免官,姐妹们甚至被逼死。从此四大家族的张家就完蛋了。张温也六年后,不到四十岁就死了。实际上,这是孙权忌惮地方家族的表现。顾雍、陆逊、朱据等三姓家族,后来因为太子的事,也没少挨收拾。诸葛亮是一再称赞张温的,听说张温被废了,大惑不解。想了好几天,诸葛亮才说道:“我知道了。张温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也就是张温跟暨艳一样,善善恶恶,善恶洁癖很高,大知识分子,大文化人,做学问和做官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做学问,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绝对真理不容含糊,这是学术的原则。而参与政治公共事务,最讲求的一个字是妥协。这种矛盾,使得学者在参与公务的时候,就会别扭。像秦宓那样,自由地批评刘备的对外战争,就导致自己被踢出局。即便诸葛亮叫来了也,其实也是无权无势无钱,只是对对子的时候想起他来了——原本列席人员没他。而放弃独立思考和自由批评,那又怎么算是学者呢?张温之败,暨艳之死,乃至曹魏的孔融之死,也算是为他们自认为的真理而付出了代价。只是遗憾的是,他们的主张又未必是政治领域的真理。下面是张温写给刘禅的拜章的  白话就是:【“从前高宗(商朝帝王武乙)以谅闇(武乙继位后三年不言,全以宰臣治理国家,自己则研究民情国情,设计好长远战略并且找到能人,然后才开始亲政亲为)昌大了殷商的国祚而致于再兴,成王以幼冲隆周德于太平(周成王年幼继位啥也不管交给周公治理于是周朝获得太平),皆功冒溥天,声贯无极。(这是把刘禅比作武乙,谦虚孝顺,把诸葛亮比作周公。又把刘禅比作周成王,但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年轻。)“如今陛下以聪明之姿,追等古王,总百揆於良佐,参列精之炳耀(总百事交付良臣诸葛亮,诸臣都是明星),远近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旅力(努力工作和战斗),清澄江浒,愿与有道一平宇内,委心协规(诚心与贵国协同),有如河水(发誓呢)。军事兴烦,使役乏少(我们打仗的人多,但是能出使的人少),是以忍鄙倍之羞(忍着派出我这样鄙陋的说话也不像样的人的羞),使下臣张温通致情好。陛下敦祟礼义,未便耻忽(您因为懂礼,因而不好意思出于耻于交接我而忽略我)。臣自入境以来,及至于近郊,频频蒙使者慰劳,恩诏辄加,既荣且惧,悚怛若惊。谨奉上吴王所赍国书一函。”】这封信,对于战胜国的使者来讲,写得是过分地客气了。估计孙权看了会来气。

文/潇水:知名历史小说作家,历史战争特约作者

0 阅读:0
历史战争

历史战争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