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雷,8月末市场再传重磅消息,直接把9月份的市场炸开了锅。
消息说,有关部门可能会对四季度的谷物进口采取收紧的措施,主要涉及的品种包括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等。
并且还进一步说,要求全年谷物进口不超过去年的总数,如果超出,那么就要考虑延期。
而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四大谷物的进口数量就已经达到了3712万吨,同比去年就已经超出了约700万吨。
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法,不超过去年的进口总量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在后续的5个月里,要全面收紧进口。
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月均进口数量不能超过370万吨。
不过,这倒不是大家关注的所在,大家更为关心的是玉米以及小麦的进口情况。
而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我国共进口玉米1214万吨,同比减少了11.5%,但是依然是一个超配额的数字。
而进口小麦数量为998.3万吨,同比增长了15%,同样也是超出了配额。
而也正是玉米和小麦进口持续高位,也成为了压在国内粮价头上的大山之一。
而如果按上述消息说法,那么接下来,玉米及小麦的进口将全面收紧,这对国内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大概也是受此影响,近期国内小麦及玉米有了抬头的迹象。
不过,冷水依然还是泼过来了。
因为即便上述消息属实,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颇为有限。
第一,国内供应本身并不低。
虽然进口量持续高位,但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内粮食供应并不低,玉米连年增产丰收,今年小麦也丰产,再加上库存结转,不光供应充足,市场的备用调控也十分充足。
所以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今年的谷物进口,而是前几年的积累已至高位。即便今年进口谷物收紧,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
第二,国内外价差明显,进口脚步有望放缓,但不至于停止。
国内粮价面临一个从高回落,从牛市到熊市的过程,而国际粮价亦然。
全球谷物价格也在快速走低,并且当前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都处于近年来的低位,尤其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美玉米、乌克兰玉米及巴西玉米等,均处于历史低位。
虽然国内粮价已经走弱,但与国际粮价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因此考虑到价格因素,下半年进口步伐或会放缓,但不会驻足不前。
所以这个消息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将随之弱化。
第三,供强需弱,重点不在供强,而在需弱。
国内粮食市场更大的问题并不是供应上,而在需求上,或者说是需求孱弱。
而这个需求孱弱的重点并不在食用及深加工领域,而是指向饲用领域。
举个例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上半年玉米深加工的开机率并不低,不但不低,而且还超过了往年水平。
但深加工并不是玉米需求消费的大头儿,最大的主力则是饲料。
但很明显,饲料消费明显减弱。
一方面是生猪产能连续去化以后,猪明显少了,现在饲料的消耗节奏明显比不上之前了,所以从饲料端开始节奏就慢了下来。
再传导到玉米消费上,就下降并减慢了。
另一方面,猪价虽然涨了,养殖户也开始扭亏为盈,但是并不像前几年那种大涨,涨得十分克制。
所以饲料企业在备库时也十分谨慎,也降低了库存标准,这也使得玉米需求减缓。
再比如,大家一直在关注面粉企业的小麦报价,但在面粉企业的背后其实并不是面粉消费出现了多大的缩量,而是因为玉米下跌后,性价比凸显,小麦的替代优势被挤占了。
于是,失去了替代价值的小麦只能重新又回到面粉市场,面粉就成了小麦的定价器。
所以这么来看,即便后续进口谷物收紧,却依然改变不了国内市场供强需弱的局面,因此玉米和小麦想要扭转乾坤,关键不在进口上,而在需求上。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