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特·格拉德威尔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人与情境》的“孩子”。
人与情境包含很多方面,有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也有外界对行为的抑制,还有文化对行为的影响。
可以说情境的不同,让人们的选择和意识也有所不同。拿生活中的顺从来说,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着人性的本能与心理挣扎中的选择,顺从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心理学家李·罗斯和理查德·E·尼斯贝特在《人与情境》中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等角度,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顺从是怎么发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们原本是帮对方一个举手之劳的小忙,却在不知不觉中从小忙帮到了大忙,等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本意后,发现已经深陷其中。
换句话说,这不是自己原本的预期,也超出了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在事情的发展变化中,无法抽身。
为什么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牢笼”呢?
心理学中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源于对方的“登门槛”策略。也就是说,对方用了一点小小的心思,先提出一个很小的请求,这种请求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
一旦同意小请求后,又会逐渐提出更大的请求,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跟着对方的思路走,最终变成了顺从。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被回应,有些请求不合理或者原始请求起点比较高时,人们第一反应通常是“这不是我该答应”的。
这就牵涉到了情境对人们决策的影响,人们一旦察觉到顺从行为是出于情境的压力时,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就会拒绝顺从。
这也告诉我们:顺从的产生是有一定情境与前提的。如果想要避免被别人利用,不妨在遇到请求时,多去揣摩对方的用意,这样就不容易被外界信息误导,做出错误的决定。
面对顺从,要进行区分人人都会有受本能驱使的从众心理。在普世规则之下,大多数人是盲从的,认为大部分人遵从的都是对的,这是一种错误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观点:人们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自限性。
人们的情绪和动机会随着外界的影响而波动,有些顺从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有些顺从是受外界的影响。
人往往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是不一样的,人在踏入河流时的心境与情境也是不同的。
尤其是在受到外界太多影响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不仅仅是三观的体现,还受特定情境的影响。
拿从众心理来说,看到大部分人都在选择的事,就觉得是正确的,而对不确定因素选择忽略。
但往往正确的事,只有少数人才能选择对。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受外界影响太大,而让判断产生了误差。
这也告诉我们,在要不要选择顺从时,要先去察觉背后的深层原因:
首先,在听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意识到是不是别人在引导你与对方的想法保持一致?还是客观的陈述;
其次,当需要接受别人的意见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时,要多方验证选择是否正确?
最后,学会拒绝。如果提出的建议超出个人预期,或者违背个人意愿时,就要学会拒绝。
对意愿进行区分,找到哪些是心之所向,哪些是被迫接受,然后进行衡量,再决定要不要去顺从。
现象背后要不断看到本质情境与特质,谁决定了人的行为?
弄清楚这个问题,尤为重要。每一个现象背后都有其本质。人们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次选择都是受情境所影响,反过来情境也可以塑造人。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情境主义、主观主义和紧张系统,这也是情境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可以说情境心理学是伫立在我们的视线,清晰的了解自己和对方,有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避免盲从。
而《人与情境》从个人一致性,人格心理,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帮助我们从现实的矛盾与问题中找到问题的原因以及诱因背后的动力。
只有看清了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源上去察觉问题,洞察一切,才不会在盲目顺从做出短视和错误的选择。
这本书很适合做大众读者了解社会心理学,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拓展,丰富有趣的视角会让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