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自卑到自信,培养学霸儿子,50岁做自媒体博主,重启人生

真实人物的故事 2024-12-02 09:10:31

15岁时,想要读高中上大学,为了早点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上了一所中专学了不喜欢的专业;

18岁时,看着中考分比我低的闺蜜考上了985大学;20岁时,想要赚很多钱,可是依然朝九晚五做着工作。如今50岁,健身、学习、种花,做自媒体。我不是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之娇女,也不是养尊处优的贵妇,而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常人。我曾经自卑到不敢大声说话,也曾经在世界500强的央企努力工作32年;如今在自己的小院,一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一边学习尝试做自媒体,在“诗意”与“烟火”间开启人生下半场。

(50岁,拈花弄草)01我是西西姐姐,在一个江南小城长大。除了上中专三年在外地,几乎所有的时光都在这个城市。从童年到青春,从青春到中年。50岁的我,在别人眼里依然年轻,更加自信和从容。有优秀的儿子,有稳定的收入,有自己的爱好,一副岁月静好、人生美满的模样。其实曾经的我并没有现在的这份自信和快乐。记忆中的成长经历,并不开心,甚至有些忧伤。我出生在安徽农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爸爸是军人,我8岁时全家随爸爸转业到江苏一个小城。军人出身的爸爸,对我们的管教非常严厉。我会因为一道数学题不会被爸爸大骂,会因为不小心摔碎一个碗被妈妈数落。天生性格内向、胆小的我,在父母过于严厉而慈爱不够的教养方式下,从来不顶嘴。在爸妈眼里,我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而我内心的敏感和压抑,没有人觉察和关注。一个小孩就连哭都是默默地流泪,而不会嚎啕大哭,又怎会不压抑。我小时候的照片中,都是不会笑的。后来翻看以前的照片,照片上的表情既像笑又像哭,强挤出的笑都是在苦笑的感觉。

10岁全家照(中间)妹妹和弟弟却不是我这样的压抑性格,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会顶嘴,也因此会被爸爸用皮鞭抽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童年的我过得并不开心,感受不到被爱,没有幸福感。我从小成绩就很好,小学和初中都当过班长,可成绩好并没有给我带来自信和快乐。小女孩都是希望自己漂亮吧!或者说,是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漂亮的。很清楚地记得,邻居和亲戚们当面议论,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丑的,父母在家里向外人介绍我时,会贴着“最老实、最文静、最内向”的标签。而“老实”,在父母口中就是“没用”的代名词。我讨厌这样的“标签”。所以我亦以为自己是难看而糟糕的,这样的感受必然带来深深的自卑,这自卑伴随了我很多年。尽管上学时有被男生表白,尽管长大后有不少人说我漂亮,尽管我后来在公司做主管。因为自卑,跟别人说话时眼睛不敢正视对方;因为自卑,在路上看见熟人都会远远地躲过,避免迎面碰到需要打招呼;因为不自信,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叫。虽然通常都能答对。

(32岁时和儿子)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朋友们邀请我一起去骑自行车郊游,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只因为当时觉得自己长得丑不想出门、不愿见人。我只想躲在自己的角落里。那时候我有一个自己的“秘密花园”,就是顶楼的阳台。小时候住在一个老式三层楼房的顶楼,有一个长长的阳台。我妈妈喜欢种花,在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经常会一个人呆在顶楼阳台的花丛前,看着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儿,望着天上的云彩,想自己的心事。我现在对种花的热爱,也是源于小时候那份记忆吧。中考填报志愿时,爸爸做主给我填报了中专,是一所邮电学校。因为他觉得弟弟妹妹都要上学,我不用上高中、大学,上中专出来可以早点有收入。我自然是想上高中上大学的,以我的成绩肯定能考上大学。但当时的我是完全沉默而服从的。我很清楚以我的性格反抗不了强势的爸爸,亦认为自己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当时唯有的喜悦,是可以离开小城,到大城市上学生活了,可以不用每天都在父母的管束中了。

(我现在的花园一角)从小城到中专学校所在城市,坐火车要四个小时。坐在绿皮火车上,听着车轮和铁轨接触发出的喀嚓声,看着窗外逐渐后移的道路、田地、树木……憧憬着到一个全新的城市开启新的生活。中专学的通讯专业,课程大都是偏理科类,更喜欢文科的我,在这些课程中并没有得到学习的乐趣。我一直都喜欢阅读、喜欢写东西,也喜欢朗诵。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一个横幅或者一块牌子,都会不自觉地去读它上面的文字。中专时学校广播室招广播员,我很想去做这个业余的“工作”。但是当我知道的时候,老师已经定了人选。当时我很失望,很羡慕那个女同学。偶尔会跟着她去广播室看她怎样播音。后来很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个事,如果我没有那么自卑,如果当时再去争取一下,争取试读的机会,是有可能和那个女同学轮流播音的吧!02中专毕业后,我按步就班,回到小城,在邮电局上班。没有想过出去闯,没有想过拒绝分配。就像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中专毕业生一样。

(42岁,杭州游)我参加工作后收入中大部分都给家里了,一直到弟弟上大学后,他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我负担。我结婚后也坚持每个月给生活费,一直到他毕业。邮电局的工作规律、稳定。工作六年后,也就是1998年,邮电局拆分成两个独立单位,邮政和电信。我被分到电信工作。工作之余,我就做我热爱的事情——看书,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养成的习惯。我对打麻将之类的娱乐活动没有兴趣,就喜欢扎进书里。而一件事情,做得时间久了,必然会带来收获。后来年龄越大,我越觉得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比如我,内向、文静,但我爱学习、爱看书、专注力强,做事认真。这些都是我的优点。我也逐渐地不再盯着自己的缺点自卑了,而是逐渐地喜欢自己、欣赏自己。英国作家毛姆曾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读的书越多,我也越觉得,生活中大多数的难题和痛苦,书中都能找到治愈的方法。

(50岁的我)由于我多年来坚持读书、写作,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工作中也认真负责,几年后便升职为部门主管,并且兼顾负责单位的信息宣传工作。工作上被肯定被认可,也让自己更有价值感,更自信了。后来,我的很多文章被登到集团报、市报、省报。并且加入了本区的作协、本区地方文化研究会,认识了更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我不再是从前那个闷闷不乐躲在角落里的自卑女孩了,而是变得越来越乐观、阳光、自信。这些也对儿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阅读习惯。在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我就读童话和故事给他听。当时别人都说这么小的孩子听不懂,但我坚信这样的陪伴和朗读,对小孩是有益的。因为听得多、读得多,孩子上小学时自然而然地就认识很多字和拼音了。上小学后,他也很自然地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涉猎广泛,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学科普,既丰富了知识,又开拓了视野。在孩子的意识中,看书是必须要做且很自然的一件事,同吃饭、走路一样自然。

(现在的阅读写作日常)可能由于小时候感受到父母过于严厉了,自己当了妈妈后,就对儿子是和父母完全不同的教养方式。我不会大声训斥孩子,不会去数落他,不会去给他贴所谓的一些“标签”,更多地是和他平等地对话、鼓励式地引导。而再懂事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也有叛逆的一面。上初中的时候,他有一阵特别沉迷于游戏。我没有去训他,也没有强硬地阻止玩游戏,而是耐心温和地讲一些反面案例,讲哪位小孩沉迷游戏的后果,让他意识到严重性。我也没有完全限止他玩,只是逐渐地减少玩的时间。到了初二,他自己就反思,下决心戒了游戏,自己在电脑屏保上用英文写了要戒游戏的提醒语。中考时考入了一所名校,高中毕业时保送到北大,去年又保研到清华。工作中的价值感、对儿子教育的成果,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地自信、快乐,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临近退休,我又开始思索自己今后的人生。目前的情况,不用照顾孩子、不用忙工作,便意味着有大把空闲时间。我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用玩乐来打发时间。时间这么宝贵,生命这么宝贵,怎么能随意“打发”呢。

(48岁,在我种的木香花下)我决定做自媒体。我开始学习摄影、剪辑等新事物、新技能。虽然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时,但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实践,没有学不会的。经过初期尝试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笔记、视频后,也有了一点心得,数据越来越好了。尝试做了一个多月后,有公司找我合作,变现了四位数。现在的我开始尝试做直播,分享生活和自媒体心得,我勇敢地接受挑战,体验不一样的人生。除了做自媒体,我还坚持健身,每周三到四次;坚持阅读、写作;用心打造我的小花园,尽享种花带来的辛苦和治愈;学习摄影,提升审美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内心会感觉越来越充实,也想分享给更多50+的姐妹们,50岁可能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即使我们慢慢变老,但是仍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仍然要有梦想,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距离退休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了,我并不伤感即将结束的职业生涯,反而非常期待那个日子的到来。

(用自己种的花儿插的花)0350岁,不是日暮西山,而是人生才刚刚开始。50岁前,为家庭为孩子为工作忙碌,唯独忽略了自己;50岁后,爱我所爱,行我所行,为自己而活,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光彩!比起20岁,我更喜欢50岁的自己,爱美爱笑、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我不再给自己贴上任何标签,也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目光。50岁后的人生,可以肆意生活,我的人生我做主!就像我很喜欢的著名作家史铁生讲的那样:“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0 阅读:2

真实人物的故事

简介:每一段人生都值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