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王”复活?有人捕获怪鱼很像白鲟,长嘴巴上带有梅花状凹陷

雯雯说事 2025-02-19 10:31:22

自从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后,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毕竟,作为长江中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白鲟有“长江鱼王”之称,据传可长上万斤,“千斤腊子万斤象”中的“象”,指的就是它。这么一个巨无霸,说没有就没有了,哪个人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所以,不少人在梦里总会梦到白鲟再度归来。

近期,上海一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鱼类博主@海王弗兰克,自称接到粉丝求助。有粉丝表示自己捕获了一条很像白鲟的怪鱼,便将图片发给了这位博主要求进行鉴定。

就是下面这两张图片:

当博主看到图片后,被惊呆了。

这条鱼嘴巴很长,像把剑,上面还带有梅花状凹陷,熟悉白鲟的人应该知道,这鱼和白鲟的形态十分相似。

白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一个长长的吻部,而且上面带有很多梅花状凹陷,这种奇特的凹陷大有用处,是它们在江中觅食时的“定位法宝”。

难道2022年刚被宣布灭绝的“长江鱼王”白鲟,真的复活了?看到图片的视频博主也是特别兴奋,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们来仔细看看鱼类博主@海王弗兰克发出来的照片,图中的怪鱼长着一张很长的嘴巴,和白鲟长长的吻部十分类似。

图片来源@海王弗兰克

下图是2003年出现在我们视野当中的最后一条白鲟,当时它的身影出现在四川宜宾,被人发现后科研人员紧急对其进行了救助,并给它安装了定位声呐后放流。

但在追踪的过程中,这条白鲟突然消失不见踪迹。

这也是我们记录到最后一条白鲟的影像,我们可以看看博主发的那张怪鱼的图片,和这条白鲟存在一定的相似度。

但它的嘴巴长度,却明显没有白鲟那么长,对比一下就能看得出来,白鲟的吻部至少要比它长出两三倍。

图片来源@海王弗兰克

再看看它的吻部,也长有和白鲟类似的“梅花状凹陷”,这种凹陷被称为罗伦氏器,据称能感知水中的微电压,白鲟可通过这种神秘的凹陷,搜寻猎物并进行导航。

虽说这几张照片并不特别清晰,但依旧能够看出来这条很像白鲟的鱼,长嘴巴上也带有这种梅花状凹陷。

那么,这条鱼到底是不是白鲟呢?

在小编看来,虽然它和白鲟存在一定的相似度,网友们希望“长江鱼王”复活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从其嘴巴的长度来判断,这条鱼并非白鲟,只是长得比较像而已。

和白鲟长得很相似的鲟鱼,除了匙吻鲟好像没其他的了。匙吻鲟同样长着长长的吻部,如果不仔细辨认,很容易将其误认作白鲟。匙吻鲟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目前不少地方有人工养殖。

但白鲟和匙吻鲟,也有一定的区别。白鲟吻部更像一根木棍,匙吻鲟的吻部更像一个船桨。从鱼类博主弗兰克发的这条怪鱼的吻部来看,反而和白鲟更为相似。

注:上图为白鲟,下图为匙吻鲟

但白鲟已经被宣布灭绝了啊,虽然它们还有万分之零点一的可能性存在于长江的某个角落。自2003年之后,没有一个人发现过白鲟的身影,22年过去了,它们还有希望存活吗?

白鲟的寿命大概为40年,当初在宜宾发现的最后一条白鲟,据鉴定已经20岁,这意味着就算它仍活在长江中,也已经达到生命的终点。

而一个物种的延续,仅仅依靠一两条个体几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白鲟存活的概率微乎其微。

同样为鲟鱼,中华鲟和长江鲟的命运则大不相同。虽然它们的野生个体数量也很少,但在人工繁殖技术的影响下,至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白鲟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白鲟的灭绝时间早于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事件。最后一条白鲟出现在2003年,白鲟的成熟繁殖技术,直到2005年之后才出现。

反观中华鲟,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白鲟的繁殖存在很大的技术瓶颈,白鲟体型可达7米,需超大型养殖设施,且白鲟应激反应强烈,运输存活率极低,2002年救助的一尾白鲟,仅存活29天就死掉了。

所以,当人们想要去挽救它们的时候,发现几乎难以寻找到白鲟亲体。最终,白鲟的命运定格在2022年——被宣布灭绝。

对于此次网友发现的这条和白鲟相似的怪鱼,鱼类科普博主“海王弗兰克”认为它有可能是白鲟(也可能是匙吻鲟)和其它鲟鱼杂交的产物,但这也只是一种推测。

至于它到底是哪种鲟类,需要进行DNA检测才能知晓。

各位网友,对于消失的“长江鱼王”白鲟,大家认为它还有复活的可能性吗?

0 阅读:289
雯雯说事

雯雯说事

一普通人,在这大千世界,看一些新鲜事,发表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