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现在的人谈情说爱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果断了。
最好打直球,恨不得认识1周就确定关系,认识1个月就进入下一个阶段;
相处舒服,就继续处处看;
相处不舒服,就好聚好散,哪里来回哪里去。
投入较少的成本,避免自己犯错误;
不在一棵树上吊着,避免自己在对方身上耗费太多时间精力,岁月不饶人。
在相亲市场上更是如此。
其实无论你相亲,自由恋爱也好,跟异性相处都有一个潜规则:
“三次约会定律”。
简单来说:能不能成,对方适不适合,基本上约会3次就知道了。
-01
第一次约会:一起吃饭,看品性
为什么要约饭?
因为在饭桌上,一个人的品性,对感情和生活的态度,消费观这些,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比较减分的行为有哪些?
对方点菜时,只顾着自己,不考虑你的口味;
对方吃饭时,吧唧嘴,狼吞虎咽,丝毫不在意形象;
对方吃饱喝足了,也不问你有没有吃饱,要不要加菜,就想结束饭局;
一边吃饭,一边嫌弃这嫌弃那,一会说口味一般,一会嫌饭菜贵,一会嫌你吃得多。
这种状态下,你也能直观了解到对方暴露出的一些信息,能不能处。
加分项是什么?
比如:对方很照顾你的感受,无论是点菜还是吃饭过程;
吃饭不急不躁,照顾你的节奏;
夹菜的时候用公筷,会询问你是否还要吃别的等等。
这些都是加分项。
其余的一些细节就是:
吃饭谁买单,去什么样的餐厅,点菜的口味和细节等等。
第一次约会,基本上就能帮你筛选掉一部分人;
你不需要跟对方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能节省彼此的时间。
-02
第二次约会:短途游玩,看条件和价值匹配度
拿女生相亲打个比方。
你跟男生第一次约会,他顺利通过了你的预期,你觉得可以接着处处看。
那第二次,你可以跟对方约别的地方,比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
也可以是户外:游乐场,景区,爬山,户外看风景等等。
这些选择,基本上是当天就能完成的;
刚刚认识,你总不能跟他去外地旅游对不对?
这个时候观察什么?
他是开车去你家接你,还是说跟你约好一起打车到目的地见面?
是一起坐公交,还是别的出行方式?
这是基本的观察。
最好是开车接你,因为观察更仔细:
他的驾驶习惯,他有没有路怒症,他的车里面是否干净整洁等等。
而在游玩的过程中,就可以观察你们俩的价值是否匹配。
三观,想法,聊天的一些话题,彼此之间有没有默契,能否共情等。
比如去博物馆:
你很喜欢看这些地方,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或者喜欢历史;
而他就觉得很平淡,有些无聊,兴致不高,完全为了配合你而假装喜欢。
这就是价值不够匹配。
你反过来,换在女生身上也是如此。
如果你们第二次约会,建立了深入沟通后,你发现“观念不同”,价值不匹配;
后续的接触,也可以停止了。
就算愿意假装,愿意营造人设,在一起之后也会暴露真实面貌的。
与其在后期痛苦,不如在前期的观察阶段就做决定。
-03
第三次约会:推进关系的转折点
最好是电影院,或者晚上约个饭,饭局结束后一起去小广场散散步。
在昏暗的环境下,人的情绪更容易产生剧烈波动;
而且,和有好感的异性相处,能够增加暧昧的氛围。
当你们俩小心翼翼又小鹿乱撞,彼此的心意就容易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只需要一个人主动一些,关系基本上就能有进一步发展了。
毕竟,双方能走到第三次约会,说明什么?
对彼此一定是有好感的。
就看谁更喜欢对方,谁更愿意主动推进关系。
这3次约会,基本上不会超过半个月时间。
顺利完成3次约会,基本上就建立了属于你们的“共同记忆点,共情情感点,共同认知价值点”。
话题:跟喜欢的异性相处,约会几次可以确定关系?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