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观法”,破译中国画“立体视觉魔法”的口诀

一笑墨知 2024-10-17 15:54:32

前面说了,中国画不靠透视,照样可以表现三维世界,只不过之前理论上没有很好的总结。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学者和画家们也在研究和总结传统国画理论,其中对于具体运用中结构层次的把握,当代美术理论家王伯敏先生就归纳出了“七观法”。

王伯敏

为啥今天一笑要郑重其事的介绍这个“七观法”呢?

因为这个“七观法”就是让中国画立体视觉魔法的口诀。这口诀看似简单,实际奥妙无穷,且听我慢慢道来。

七观法

步步看: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的观察方法,就像是你在逛街,每走一段,街边的店面都在变。在中国画里,画家也是这样,他们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山啊、水啊、花啊,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步步看的魅力。

面面观:这就像是你围着一个蛋糕转圈,从每个角度都能看出它的不同。画家们也是这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象,这样才能把物体的每个面都画得活灵活现。

专一看:就像是你对某个人一见钟情,专注地看着他,记住他的每一个细节。画家们也是这样,他们会对某个特定的物体进行深入观察,这样才能在画中展现出它的精髓。

推远看:就像咱们站在山顶看山下,一切都变得那么小、那么模糊。但这样看,你能更好地把握整个画面的气势和氛围。就像那句诗说的:“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得跳出局部,才能看到整体。

拉近看:这个和推远看相反,就像咱们用放大镜看蚂蚁,能看清它的触角和腿。画画时,把远景拉近了画,也能画出很多细节和惊喜

取视移:类似于工程制图中的“轴侧投影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描绘建筑物,避开了焦点透视法的成角透视,使所画物象不受推远、拉近的影响,取得了画面构成上的自由。

合六远:这个可是个大招!它结合了古代郭熙、韩拙、黄公望等人各自提出的“三远法”,去掉重复,概括成六种观察方法,分别是: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和幽远。这些观察方法就像开了六个不同的窗户,每个窗户都展示了风景的不同面貌。

举个例子,画一座山,你可以从山脚仰望山顶(高远),也可以从山前窥探山后(深远),还可以从近处看向远处的山(平远)。这样,你的画就会像是一个立体的模型,让人仿佛能走进去。

王伯敏先生的“七观法”,其着眼点是山水画,但其画理却完全适应于中国画的其他分科。比如你要画一幅花鸟画,你可以先站在远处看看整个花丛的形态,这就是“推远看”;然后再走近点,看看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这就是“拉近看”;接着,你可以围着最主要的一株花转一圈,从各个角度观察它,这就是“面面观”;如果你发现某朵花特别有意思,就可以盯着它看一会儿,这就是“专一看”。最后,你可以把这些观察到的景象综合起来,画出一幅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的花鸟画了!

通过“七观法”,就像是给画家们的眼睛装上了翅膀,让他们能在画布上自由飞翔,捕捉每一个角度的美使得画家们能够创造出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当然,一笑的对“七观法”解读可能还不是那么精准,建议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王伯敏先生的《中国山水画七观法诌言》原文,说不定您能理解的比我更透彻呢!

0 阅读:11
一笑墨知

一笑墨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