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火了,父母真的知道怎么夸孩子吗?这样夸才有效

亲子的时光 2019-03-21 07:09:19

最近,网上夸夸群一夜之间就火了,据说群群爆满,供应不求,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清华的,北大的纷纷建群,有夸1分钟的,有夸5分钟的,吃撑了有人夸,心情不好了有人夸,被狗咬了有人夸,亲人去世了有人夸,连啥也不说光写个省略号也有人夸,真的是没有夸夸群不能夸的人。

和我家大宝聊起这个现象后,大宝笑个不停,立马给我出了道题,“妈妈,我把作业本落在教室了,你夸夸我呗”,我立马回答“干得漂亮,敢于向老师挑战了,勇气可佳!”,这个话题在我家餐桌上持续了十分钟,大家因为夸的理由千百怪而笑的前仰后合,连我家大宝都用某点读机的经典段子形容夸夸群:“人人再也不用担心没人夸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前两项需求实现后,就开始追求与更多人之间的交往、希望在人群中被关注,被尊重。

而我们每个人的孩子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表扬和鼓励。在肯定和激励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其实孩子身上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些优点就象在孩子身体里成长的幼苗,需要家长们在合适的时候施肥、浇水,这棵幼苗才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

可是我们家长真的知道得如何夸奖、表扬孩子吗?

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夸孩子,少用评价性的语言

情景1、“嘿!妈妈,我在学校画的怎么样!”,妈妈回答:“非常棒,你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

情景2、“爸爸,我做的表好吗?”爸爸回答:“漂亮极了,非常好!”

情景3、“我表现怎么样,教练?”教练回答:“好极了,你个非常棒的竞跑者!”

大家看出来吗,上面的夸奖对孩子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全部是评价性的语言,对孩子来说,你并没有看到他的一个具体进步点在哪里,建议家长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回应孩子,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但效果肯定比上面的好,比如:

1、我瞧瞧:“黑色的天空,苍白的月亮和亮黄色的星星”,那孩子肯定会认为你认真看了他的画,他心理会回应,“我知道怎样画夜空,我还能再加画什么内容上去,这幅画就更饱满了”。

2、“你把所有的数据点都标出来了,用直线连上了,并且两个坐标都标的很清楚”,那孩子可能心理会回应“我能画很好的图表了,下次我还要把比例标出来。”

3、“不到六分钟你就到终点了,这次你跑的最好”,那孩子心理会回应“下一次,我也许跑5分55秒就能到终点。”

赞扬的话说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走心的欣赏才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挖掘亮点,及时夸赞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听到别人的夸赞,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夸的太少了。但可惜的是,中国人的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处事原则影响了好几代人的培育观。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父亲从小就很少夸赞她,她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深夜,三毛的父亲读了三毛的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从小被否定的孩子,自卑,敏感,一句难得的夸赞会让他们温暖很久。

结束语: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特别在乎父母的感觉和评价。给孩子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适当的夸赞,这样的孩子,人生会更加有幸福感,也更有意义。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1 阅读:59

亲子的时光

简介:俩娃全职爸爸,专注亲子、家庭教育知识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