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冬天,纽约市的一家豪华酒店大堂灯火通明,舞台中央,一名戴着特制眼罩的中年女子缓缓走上台。
数百名观众屏息凝视,他们并不是来看一场戏剧演出,而是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医学实验:一场关于容貌与犯罪的公开试验。
这名女子名叫爱丽丝,20年前因谋杀丈夫被判入狱,刚刚刑满释放。站在她对面的,是美国知名整容医生约翰·克拉姆。
克拉姆向观众承诺,通过整容手术可以改变爱丽丝的面貌,从而减少她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2551895f37c7bcdb18b974b1543d99.jpg)
克拉姆的理论在当时并非他的突发奇想,而是受到广泛支持的一种学术观点,即“人的外貌决定了其犯罪倾向”。
这场公开的手术,就是为了宣传这种学术观点而设计的,因此整个现场极为华丽,不仅有舞台灯光,还有乐团伴奏。
这次的手术长达两个小时,克拉姆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术刀在爱丽丝的脸上切割、缝合、拉皮、填充。
整容手术在当时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手法极为粗糙,比如矫正鼻梁的方式竟是用扫把压住鼻梁,再用木棒敲打,让其“回归正常”。
由于场面过于血腥,观众中有人被吓得晕倒,还有人哇哇呕吐。
当爱丽丝被缠着绷带推出舞台时,医生兴奋地向仅剩的观众宣布:“现在的爱丽丝可以找到工作了,她的人生将被改变。”
这里的潜台词其实也是在说,爱丽丝杀人犯的身份被洗白了。
这样的整容手术从此也成为当时社会的一部分,并且是由国家支持的免费手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f2d53f8074bd1b7dfe9478f96383be.jpg)
20世纪初,欧美社会普遍相信容貌与犯罪存在直接关系。
这一观点源自意大利医生切萨雷·龙勃罗梭的理论。他在研究大量罪犯的面部特征后,提出“天生犯罪人”学说,认为突出下巴、倾斜的额头、厚重的眉骨、大耳朵等特征是犯罪倾向的标志。
这一学说在当时大受欢迎,并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司法体系。
1910年,纽约监狱长亨利·所罗门提交了一份报告,提议政府为囚犯提供免费整容手术。
他认为,外貌的缺陷容易导致社会歧视,从而促使囚犯再次犯罪。如果能让他们变得更“正常”,那么他们的再犯率就会降低。
这一观点得到了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并最终促成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囚犯整容计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3772f4d9595386cb13551ff6195e9a.jpg)
1918年,加利福尼亚州圣昆廷监狱的医生利奥·L·斯坦利率先启动了该计划。
他对犯人进行整容手术,主要矫正鼻子、修复耳朵、调整下巴,并移除面部疤痕和纹身。
据他的描述,囚犯们排队报名,甚至有人为了获得整容机会而主动放弃假释。
为了验证这一整容计划的有效性,1955年,科学家开展了一项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
研究人员对450名囚犯进行整容,随后跟踪他们的犯罪记录。
到1965年,研究数据显示,这些人的再犯率为42%,比当时普遍统计的75%低了33%。
从这个数据上看,整容似乎是有效的,而这也激发了美国政府对于整容计划的推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3752decda842118a7f43f1d05319e0.png)
当时的美国监狱人满为患,财政压力巨大。据《纽约时报》报道,2019年,纽约市安置一名囚犯的年均费用高达33.4万美元,而整容手术的费用仅需几千至上万美元。
政府官员认为,若整容能够降低再犯率,就能减少监狱成本,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尽管数据表明整容或许有助于降低再犯率,但不少学者对研究结果提出质疑。
后续的一项涵盖663名囚犯的实验显示,整容与再犯率确实有关联,但无法证明其具有决定性作用。
更重要的是,整容手术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伦理问题。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者中,斯坦利医生是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不仅推广囚犯整容,还曾在监狱里进行其他未经许可的人体实验。
他的研究涉及激素注射、器官移植等项目,部分囚犯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试验对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d51710df2b92fa476dd299985d4aa5.jpg)
这一政策从20世纪20年代持续到90年代,直到1989年,一篇名为《政府资助整容:一名20年性犯罪记录者的“新面孔”》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
公众对纳税人资金用于囚犯整容的做法感到愤怒,最终迫使政府终止该计划。
但据统计,截止计划停止,大约已有50万美国囚犯接受了国家批准的整容手术。
如今看来,这一政策充满了荒谬与讽刺。
犯罪的成因涉及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教育背景等多个复杂方面,仅靠改变外貌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即便当时的研究显示整容可能降低再犯率,但其他研究却表明,真正能帮助囚犯重新融入社会的,是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