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3000多所高校,1000多所本科院校,按照门类分的话,一般分成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文科类大学、农林类大学、医药类大学等。很多网友发现了一个问题,各个省份的大学在招生的时候,从理科类招生的人数是最多的,文科与理科招生比例大致在4:6左右,在山东省等省份理科录取人数甚至达到70%左右,留给文科生的空间是很小的。
在理科生报考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机械类专业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堪称最强工科,社会上对机械类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就业率大约在95%左右。也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对机械类专业的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其实,机械专业不是夕阳专业,在新能源+智能+编程的加持下,传统的机械专业也迎来了春天。
那么,机械类专业到底如何呢?接下来,就来聊聊这个专业的有关情况。

这个专业是比较宽泛的领域,一般分成机械设计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等)、机械制造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机械电子类(机械电子工程、汽车电子技术等)、 车辆工程类(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过程装备与控制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也有人把机械类专业笼统地分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飞行器设计、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等。

我在平台上看到有位主播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优缺点,并提到了脱坑的办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这里一起分析一下机械类主要专业的有关情况。首先声明一点,这些分析仅供参考哦,毕竟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是广泛的,每个个体的能力不一样,因此入职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别的。
1、各个专业就业优点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最广,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从手机零件到火箭发动机都能制造。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叫机电一体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给机器人装脑子,从机器人研发、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维护、智能装备制造、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到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领域都有大量需求。起薪比传统的专业要高一些。
★工业设计专业:是技术加艺术的合成,会设计手机、汽车、家具,男生女生都适合。在制造业中,可从事各类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参与到智能硬件、软件界面、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设计,可以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在家具、玩具等行业,能进行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岗位需求。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的方向包括汽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销售与营销、售后服务、汽车维修企业、4S 店等工作。当前正处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风口,如果进入到相关车企的话,薪资是比较高的。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无论传统制造业企业(汽车、机械、电子等),还是新兴的科技企业(机器人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都在积极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对相关专业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专业:是搞模具设计的,算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该专业涉及材料科学、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领域。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新兴制造业的崛起,都离不开材料成型技术。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传统的化工、石油行业,还是新兴的新能源、环保产业,都离不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2、各个专业的就业缺点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作环境相对恶劣(高温、粉尘以及刺鼻的化学气味等)、工作强度较大(需要员工加班加点工作)、薪资待遇相对不高(起薪较低、薪资增长慢)、职业转型困难等,都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要面临的问题。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竞争压力大(毕业生数量多、跨领域竞争激烈)、知识技能要求高(学习难度大,需要有深厚的数理功底才能理解和掌握;技术更新快,从业者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工作强度较大(项目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薪资待遇不占优势(起薪较低、薪资增长慢)。
★工业设计专业:竞争激烈(毕业生数量多、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薪资待遇不高 (起薪较低、薪资增长缓慢)、工作压力较大(项目周期短、修改意见多)、职业发展瓶颈(上升空间有限、 转型困难)、对实践经验要求高 (企业看重实践能力、实践机会获取难)。

★车辆工程专业:竞争压力大(毕业生数量多、跨专业竞争大)、知识技能要求高(课程难度大、 技术更新快)、工作强度较大(项目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发展瓶颈(上升空间有限、转型困难)。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习难度大,知识掌握不精;技术更新快,知识易过时;就业范围相对窄,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实践要求高,经验积累难;高端岗位门槛高,高端研发岗位通常需要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高的学历和更全面的技能积累。
★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专业: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高温与粉尘、噪音与振动)、工作强度较大( 生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相对不高(行业利润空间限制、技能价值难以量化)、职业发展瓶颈( 晋升渠道有限、跨领域转型困难)、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高校扩招导致人才过剩、 跨专业竞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面相对窄、工作环境较艰苦、市场竞争激烈、职业发展瓶颈(晋升渠道有限、跨领域转型难度较大)。

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既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对毕业生来说,如何想办法跳出这些专业的“坑”,化“坑”为坦途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增加。可以学习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如统计学、编程语言(Python、R)、数据可视化工具(Tableau)等,将机械专业知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用于生产数据的分析、质量控制和流程优化等方面。 或者转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这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与机械专业也有一定的结合点。通过自学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和算法,以及相关的编程框架(TensorFlow、PyTorch 等),进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与工业自动化联系紧密。可深入学习自动化控制理论、PLC 编程、传感器技术等知识,凭借原专业基础,从事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调试与维护工作。或者转机器人工程,该领域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延伸方向,需掌握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编程与控制等技能等。
★工业设计专业:可以自学3D建模、UI交互设计等,就可以转到智能的硬件产品经理。也可以学习 Axure、Sketch 等工具,制作产品原型,提升交互设计能力,从而胜任用户体验设计师岗位,负责产品的用户流程设计和界面布局优化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学习新能源相关知识,如电池原理、光伏技术等,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和制造工艺,转到新能源行业领域,或者学习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编程与控制等知识,从事机器人的设计研发、调试维护等工作。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利用专业背景,学习CAD/CAM/CAE 等软件,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转向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等领域,为产品研发提供数字化支持。
★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专业:利用在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基础,深入学习模具设计原理、制造工艺和 CAD/CAM 技术,转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可以学习医疗器械相关的法规标准、生物医学知识,转型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作。或者学习设备管理知识,掌握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能,考取相关的设备管理资格证书,转岗从事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

其实,对任何职业来说,对任何岗位来说,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只不过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当“忍者”,不到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不会辞职、跳槽的。但是对一些脑袋瓜子灵活的人来说,他们会未雨绸缪、狡兔三窟的,能够预想到未来的处境,及时想办法止损。学习是辛苦的,但是结果是幸福的。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祝福每一位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