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闻印象:畅然书法天地间

周道易 2017-09-03 22:25:59

  文/图:周心树

  初见周世闻是在一次大型活动的主持现场开幕前,经旅游行业资深人士蒋歆女士特别介绍才得以握手。蒋女士介绍说,周老师是圈内闻名的学者,并让我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只记得当时周先生的手很热,脸部八卦方位都很饱满,眉毛疏淡,眼睛大而有神。

  此后,我们并未有进一步沟通,只是通讯软件互相有彼此而已。后来,因周先生的一篇文字我们相知并再次相遇时,距初次握手已有一年零三个月了,这让我想起搜狐博客当年的一句口号——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我和周先生便属于再相逢的人。

(上图为周世闻为中海百贤府题写的“百贤之音”。周心树/摄)

  再相逢之地位于西安曲江中海百贤府,亦恰逢陕西阳明学会第5期在百贤府圣路企业家俱乐部的线下聚会,该府的“百贤之音”从进门可见的书法再到每个厅室的牌匾,主要为周世闻先生所书,可见他的书法经得起见多识广的企业家们品评。

  百贤府的装饰之美搭配上书法,不仅增添了文化气息,而且有了一种灵动。

  聚会间隙,周先生得知我在创作《丝路周记》一书,甚是高兴,聊到写字著书,周先生神采飞扬,这些年不仅著作等身,且桃李数届,商业题写隔三差五……

  穿过周世闻的书法,且见周先生在他父亲的教诲下临摹唐朝的碑刻、北魏的碑刻,刻苦勤习,又经怀素、张旭、黄庭坚、苏东坡、王铎、傅山这些草书大家的作品洗礼,进阶颇多。

(上图为周书闻题写“大道至简”。周心树/摄)

  有了书法的行云流水,加之周先生热爱文学,两者之间得到了融会贯通和相辅相成,才有了他主编的《于右任研究》、《中华书法入门》、《硬笔书法一点通》等书,使得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

  书法除了勤奋和沟通,也需要激情和灵感。聊天途中,周世闻先生取笔题字,我提出写“大道至简”和“浩然正气”,周先生欣然应允,折纸、凝思、运笔……不一会儿两副字跃然纸上,令旁边提供帮助的工作人员也爱不释手。

(以上两图为中海百贤府工作人员所拍)

  当日之曲江,初秋的凉爽和湿润令酷暑中苦闷一夏的西安人来说倍感亲切和珍惜。学会聚会结束时,大家三五成群前往南湖聚餐,周先生妙语连珠,为几位企业家名字作了释义,以至于他们一路数次念叨,席间不忘写在《阳明学报》上。

(上图为初秋时节,华灯初上时的西安曲江南湖风景。周心树/摄)

  生活中的我们,忙里偷闲不易,因而文学、书法、音乐等艺术愈发让我们觉得他们对精神生活的支撑,因为心累比身累更难受。这个时候,艺术对个人心性的修复尤为重要,所以我是支持周世闻的艺术坚守和分享精神的,包括《丝路周记》的写作过程也需要向周先生学习。

  时常觉得人在天地间需要行走得自然,和周世闻先生聊天,欣赏他的为人和书法,让我觉得周先生畅然书法天地间。

  ▲丁酉年戊申月癸巳日(2017.9.3)写于西安。后附手稿和周世闻书法近作。

(以上两副书法拍摄于西安咸宁东路楚灶大砵菜店里)

0 阅读:4
周道易

周道易

臣本布衣,道游世间,躬耕于易,诗画人生。